“不,我看大王您刚才生龙活虎啊。”
吴勉摇头笑道:“大王如果有病,那一定是心病。”
“您虽然之前对项羽忠心耿耿,但您是大英雄大豪杰啊,在看清他的暴行后肯定已经有了不耻与之为伍的想法,只是碍于当前楚强汉弱的形势,无法下定决心罢了。”
这番话,一定程度上给英布找了个台阶。
“对,你分析的不错。”
让这位王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恕我直言,天下人皆知您勇武善战,但您的心眼手段还是有点稚嫩呀。这样下去,恐怕您到时候会死无葬身之地!”
吴勉见情形差不多,直接抛出了金石之言。
“依陈太傅之见,我当如何?”英布非常郑重地问了句,他十分清楚这吴家小子就是陈麒的嘴替。
他想听到的,是天下一等一奇将给自己的主意。
吴勉索性摊牌,“陈太傅送您四个字:‘弃暗投明’”
“项羽杀天下共主义帝、毁约杀秦王、无故杀诸侯,此乃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也,是与天下人为敌也。”
“您把身家性命,托付给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大错特错啊。”
见英布不语,吴勉再扎一刀:
“您在他手下战功赫赫,但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弑杀义帝这种事都要您动手,导致您现在背负骂名。”
“您觉得项羽会不会一直驱使您呢?您有真正能休息的时候么?”
“……”
英布额头冷汗涔涔而下,这些话,句句刨析到自己心坎了。
当年自己悍然反秦、追随项家,图的不就是封王裂土、逍遥快活?可如今呢?
项羽视他如鹰犬,三天两头征召调遣,稍有不从便猜忌丛生,他早已不是俯首帖耳的部将,而是一方诸侯王,凭什么还要受这般颐指气使!
“可……”英布心中已然动摇,却仍存着几分谨慎,迟迟不肯下决断。
吴勉见状,趁热打铁:“反观汉王,素有仁德之名,天下豪杰争相归附。他虽暂处下风,却在韬光养晦,暗中谋划反攻大计,这正是大王投名的最佳时机。”
英布闻言,沉默良久,心里很是触动,
但身为投机的老油条,自然不会甘心就这么下注。
嘴上还是说道:“就算我有心投靠汉王,可我九江就这么点兵马,怎么挡住霸王的不败之师呢?”
“您不是一个人在对抗项羽,只需要拖住项羽一点点时间,汉王已经在筹集大军反攻了。”
吴勉抛出了劝降的最大砝码,“汉王已然许诺,待天下平定,必为您裂土封王比之九江更大更富,让您荣华绵延子孙万代,从今往后,再无人敢对您随意调遣!”
“说得极是……”
英布眼中光芒闪烁,已然彻底动摇,抬手便要拍板应允。
就在此时,太宰悄然上前,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英布脸色骤然一变,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算计,但很快便敛去神色,恢复了平静。
“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三思。”
英布以托字诀,想结束这场谈话。
“姑丈果然料事如神,英布不愧是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
吴勉心中了然,脸上却笑意不减,朗声道,“大王所言极是,此事确实该从长计议。您的宫殿恢弘雅致,景致定然不俗,可否允许我在宫中四处逛逛?”
“还有,我家传的佩剑能还我吗?”
“自然可以!”
英布当即应允,心中暗喜。
他正巴不得这汉使留在宫中,如此一来,他便能一边稳住刘邦,一边看看项羽给出什么条件。
两边通吃,看看谁给出的条件更好。
“来人,将吴使者的佩剑归还,传令下去,吴使者在宫中可随意出入,不得阻拦!”
英布走出大殿后,便兴冲冲地问手下,“西楚的使者在哪里?”
太宰道:“已经引到偏殿等着了。”
“很好,速速带路!”
英布脚步如风,连日来的阴霾尽数散去。
毕竟现在选择多了,天下间势力最大的两方王者都来拉拢自己。
西楚使者既来,说明项羽已然原谅他先前的消极避战,
如此一来,自己就不必冒险投靠刘邦了……
英布心中,自然还是偏向项羽的,毕竟刘邦刚刚大败,两边实力差距摆在这里。
踏入偏殿,西楚使者当即起身,手持一卷帛书,高声宣读霸王口谕:
“九江王劳苦功高,霸王体谅你近日身体有恙,特准你好生休养,待痊愈后再随军出征。今赐黄金百镒、珠宝一箱,望大王不负霸王厚望!”
“小王谢霸王恩典!”
英布满脸堆笑,正欲俯身行礼。
“砰!”
一声巨响,偏殿厚重的木门被人一脚踹开,木屑飞溅。
吴勉手提佩剑,昂首阔步踏入殿中,目光如电扫过众人,朗声道:
“九江王已然归降我大汉,西楚的狗贼,也敢在此放肆?”
我什么时候答应你了?
我不是说考虑考虑么?
此言一出,英布当场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西楚使者也是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瞥见吴勉腰间佩剑,又看他能随意出入王宫,心中顿时惊觉:
“不好!这汉使能佩剑入宫、来去自如,定然早已和英布勾结!”
他哪敢多留,转身便朝着殿外小跑,只想尽快逃离六城,向霸王禀报此事。
“大王,西楚使者跑了!”
吴勉斜睨着英布,语重心长道:“他这一回去,定会向项羽禀明一切。您现在再犹豫,霸王的铁骑怕是转瞬就到九江!”
“这……”
英布抬手捂脸,心头只剩哀嚎。
完了!
就算自己现在追上使者解释,人家会信吗?
就算使者信了,多疑的项羽会信吗?
这条投靠西楚的退路,被这小子彻底堵死了!
可这小子可恨是可恨,自己还不能杀了他,
否则一下子把天底下最恐怖的三个人给得罪了,那就真的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英布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褪去,转头对吴勉沉声道:
“吴使者,劳烦替我解决了那厮,永绝后患!”
“易如反掌。”
吴勉唇角勾起一抹冷笑,身形如箭般窜出偏殿。
不过片刻,便听得殿外传来一声短促的惨叫。
转瞬之间,吴勉已提着西楚使者的头颅返回,鲜血顺着剑刃滴落,却丝毫不染他衣襟,神色从容如闲庭信步。
英布望着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咽了口唾沫,转头看向吴勉,语气复杂:
“这一切……也在陈太傅预料之中的?”
吴勉颔首,从容笑道:“他老人家有言:您今日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日后必将名流千古,载入王侯列传。”
“王侯列传么?”
呵呵,这是既给我富贵,又给我名声。
陈太傅,你这实在让我无法拒绝啊……
英布闻言,忽然放声大笑,“替我转告你姑丈,他日天下平定,我英布要找他喝酒,不再跟他打架了!”
说罢,他紧紧盯着那颗头颅,脸上的笑容渐渐平静。
是啊,不再做霸王手中的屠刀,不再看人脸色、提心吊胆,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
《吴丞相世家(节选)》
吴勉,沛里游侠,汉太傅陈麒外甥。
初为校尉,以勇略称。
当是时,楚汉相持荥阳,九江王英布骑墙两端,汉王欲招之。
良言布鄙儒,荐勉使。
勉携麒密计,抵九江。
布故慢之,使太宰接,避不见。
勉佯纵酒游乐,示无急色。布闻而怒,召缚之。
勉临殿无惧,曰:“姑父陈太傅致候大王。”
布闻麒名,大惊,释缚问故。
勉因陈楚汉之势:“项王暴而寡恩,视王为鹰犬;汉王仁而纳贤,许裂土封王,世享富贵。”布心动,然未决。
会西楚使者至,赐金珠,召布随军。
勉踹殿入,厉声宣言:“九江王已归汉,楚使何敢留此!”
楚使骇走。勉谓布曰:“使者遁,项王必疑。
今日之选,关乎存亡。”布悟,令勉斩之。勉追斩楚使,枭首以献。
布遂决意归汉,举九江之兵附汉王。
后勉累功至丞相,世家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