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殿内的云雾随着陈还的呼吸缓缓起伏。
他盘膝坐在云纹蒲团上,指尖掐着《青玄九阳天仙诀》的诀印,周身萦绕的仙力如流水般循环往复,最后尽数汇入丹田。
当最后一缕仙力归入气海时,陈还猛地睁开眼,眸中闪过一道清亮的光,随即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那浊气落地时竟化作细碎的灵光,转瞬便融入殿内的云雾中,消失无踪。
“终于……九窍皆开了。”他抬手活动了一下手腕,只觉浑身轻飘飘的,仿佛没有半分重量,连指尖划过空气都带着几分滞涩的温润感,这便是玄仙之境独有的“身与气合”。
此前炼丹飞升时,他虽得了仙身,却总觉得仙力与肉身隔着一层,像是穿了件不合身的锦袍,如今九窍贯通,仙力在经脉中流转自如,连呼吸都能牵引天地灵气入体,这才真正体会到“飘飘欲仙”四个字的真意。
指尖摩挲间,他想起《青玄九阳天仙诀》玉简上的仙途划分——凡人修士筑基炼气,渡劫后得证真仙;真仙打通九窍,方能晋入玄仙;再往上便是太乙真仙、太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等等,太乙之上便是大罗,尽头则是那传说中的混元一气大罗金仙。
这漫长仙途,每一步都如攀山越岭,可他如今总算踩稳了第一块真正的仙阶石,不再是那个靠着丹药飞升、根基虚浮的散仙。
“若不是天尊,我此刻恐怕还在为五百年后的三灾发愁。”陈还拿起玉案上的《青玄九阳天仙诀》玉简,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篆字,心中满是感激。
他清楚,天仙之法历来是三界大能的修行秘法,三清为天仙之宗,其门下弟子尚且需历经考验才能得传完整功法,像他这样从凡间飞升的散仙,若没有太乙救苦天尊引路,别说接触天仙诀,恐怕连玄仙的门槛都摸不到。
他想起妙严宫那位白发青衫的老者,想起当初医馆前递来竹简的那双手,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自己本是猝死在手术台的现代医生,转世西周已是侥幸,能得天尊垂青,走上这条光明仙途,当真是此生最大的机缘。
修炼日久,心神虽愈发沉稳,却也难免有些枯燥,此刻九窍既通,倒想出去走走,看看天界近日的光景,顺便听听仙官们闲聊的八卦。
他终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那点藏在心底的“吃瓜”天性,即便成了仙也没能彻底泯灭。
整理好衣袍,陈还推开寝殿的门。
刚走下石阶,便见几位值守的仙官迎面走来,见了他忙停下脚步,拱手笑道:“卷帘大将今日怎的有空出来?看您这气色,莫不是修为又有精进?”
陈还笑着颔首回应,指尖还残留着刚收功的神韵。
他知道这些仙官的热络并非全是真心——卷帘大将虽无实权,却是天帝近侍,每日随侍凌霄殿,若是在天帝面前随口提一句,便能让寻常仙官的差事顺几分,或是添几分麻烦。
“别不把领导身边人当领导”,这道理他前世在医院就懂,没想到到了天界依旧适用。
一路走着,遇见的仙官都纷纷打招呼,有递仙果的,有邀去殿中品仙茶的,陈还都一一婉拒,只想着去南天门看看凡间的景象。
南天门的白玉栏杆泛着光,几位天兵正守在门侧,见了陈还忙行礼:“见过卷帘大将。”陈还点头示意,走到栏杆边往下望去。
凡间的景象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中原一带的城池如棋子般散落,可仔细一看,便能发现那些城池边缘隐约有硝烟弥漫,连天地间的灵气都带着几分血腥气。
他心中一动,凝神往下细看——只见一处名为长平的地方,血煞之气如黑云般冲天而起,无数怨灵在血雾中挣扎嘶吼,那些怨灵身着残破的铠甲,面容扭曲,显然是刚战死的士兵。
“长平之战……武安君白起……”陈还的指尖微微发颤。
他前世读历史时,便知这场战役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何等惨烈,如今亲眼看见那冲天的怨气,才真正体会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凉。
那些怨灵的魂魄被血煞之气缠绕,根本无法入轮回,只能在原地重复着战死时的痛苦,有的伸手想要抓住什么,有的则在嘶吼着同伴的名字。
陈还皱紧眉头,医者仁心的本能让他想出手相助,可他如今刚入玄仙,还没有超度百万怨灵的神通,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怨灵在血雾中消散,心中不免戚戚。
“大将也在看凡间的战事?”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陈还回头,见是增长天王带着另外三位天王走了过来。
四大天王身着金甲,手持法器,刚换完值守,见陈还望着凡间出神,便上前搭话。
增长天王顺着陈还的目光往下看,叹了口气:“这长平之战已持续数月,赵军节节败退,秦军势如破竹,看来天命果然在秦。”
“天命在秦?”陈还看向增长天王。
“正是。”持国天王接过话头,声音浑厚,“凡间诸侯争霸数百年,周王室早已名存实亡,天道早有旨意,要出一位结束乱世之人。如今秦国国力强盛,又有祖龙命格之人即将现世,此人便是应天命而来,将来必能统一天下,定人间秩序。”
陈还心中一震——祖龙命格,这不就是秦始皇嬴政吗?
他想起前世所学的历史,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可最终却因暴政和求仙问道,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祖龙命格确实不凡,”陈还轻声道,“若是此人能修修仙道,将来起码能成大帝之尊。”
“大将说笑了。”广目天王摇头笑道,“祖龙虽有天命,却走的是人间帝王路。他要定人间统一之基,顺天道、定人道,将来虽不能飞升成仙,却能万世流芳,与人道长存,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得证大道’了。”
陈还沉默片刻,想起《道德经》里的句子,忍不住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道祖老君当年在凡尘历劫,留下《道德经》,其中便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说法。那祖龙若是统一之后,不图圆满,急流勇退,顺应天道人道,或许能有个好归宿。可若是他一统天下后,还想长生久视,强行逆天而行,恐怕秦朝……终不得长久。”
这话一出,四大天王都愣住了。
他们只知秦国将出应命之人,却不知此人将来会如何,更听不懂陈还口中的“长生久视”“秦朝短命”是什么意思。增长天王迟疑着开口:“大将这话……莫非是在天帝那里听闻了什么未来之事?”
陈还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言,忙打哈哈道:“不过是我随口猜测罢了,天王不必当真。”
四大天王虽有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只能转移话题,说起天界近日的新鲜事。
正聊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浓烈的酒气。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银甲、腰悬佩剑的仙将摇摇晃晃地走来,脸上满是醉意,正是现任的天蓬元帅。
这位天蓬元帅与传说中执掌八万天河水军的天蓬真君不同——真正的天蓬真君早已下界历劫,体验凡尘,天蓬元帅的职位便一直空着。
后来道祖老君在凡间化身李耳,西出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拦下,留下《道德经》传世,有传道之功。
尹喜死后,老君特意赐下九转金丹,将他点化成仙。
尹喜服用九转金丹后,直接晋升金仙,玉帝便让他暂补了天蓬元帅的缺。仗着老君的撑腰,这位新天蓬元帅平日里言行无忌,在天界鲜少有人敢招惹。
“元帅!”四大天王见了他,忙上前躬身行礼,“您这是要……”
“本元帅要下界!”天蓬元帅打了个酒嗝,说话都带着颤音,手指着南天门,“快……快开门,本元帅要去凡间找些乐子!”
四大天王面露难色,增长天王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元帅,天规森严,下界需有天帝的召令,若是没有召令……我等实在不敢放行啊。”
“放肆!”天蓬元帅猛地一拍栏杆,酒气喷了增长天王一脸,“本元帅乃是老君亲点的金仙,区区天规,还能管得了我?你们再敢阻拦,信不信本元帅奏请玉帝,撤了你们的职!”
四大天王和守门的天兵都吓得不敢作声。
这位天蓬元帅有老君撑腰,又手握天河水军的兵权,他们哪里敢真的阻拦?只能讪讪地让开道路,眼睁睁看着天蓬元帅摇摇晃晃地走出南天门,消失在云海中。
陈还在一旁看着,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
天蓬元帅醉酒硬闯天门下界——这剧情,和《西游记》里天蓬元帅调戏嫦娥被贬下凡的前奏何其相似!只是没想到,这位天蓬元帅竟不是真正的天蓬真君,而是老君点化的尹喜。
一颗九转金丹便直接晋升金仙,还补上了天蓬元帅的空缺,这未免也太顺利了些。
“大将,”增长天王走到陈还身边,脸上满是苦色,“这事……还得劳烦您去凌霄殿向天帝禀报一声。那尹喜仗着老君的势,在天界越发肆无忌惮,今日硬闯天门,若是不禀报,将来出了差错,我等怕是担待不起。”
陈还点头应允,心中却愈发不安。
他想起自己刚飞升时的情景——一个靠着丹药飞升的真仙,本该去凡间的仙府任职,或是在天界做个普通的仙官,可玉帝却直接封了他“卷帘大将”,让他随侍左右。
当时他只觉得是自己积德行善得了天帝赏识,如今想来,这恐怕没那么简单。真正的天蓬真君恰好下界历劫,尹喜恰好被老君点化,补上天蓬元帅的缺;自己恰好飞升,恰好被封卷帘大将——这一桩桩、一件件,哪有这么多“恰好”?
难道西游真的是一场早就定好的局?天庭和佛门早就布好了棋子,只等着时机成熟,让取经之事按“剧本”上演?那自己这个“卷帘大将”,是不是也早就被算进了局里,注定要成为那个打碎琉璃盏、被贬流沙河的“沙僧”?
还有太乙救苦天尊——天尊当年传他功法,助他晋入玄仙,到底是真心提点,还是这盘大棋里的另一步?
这些念头如同乱麻般缠在陈还心头,让他一阵心烦意乱。
他不敢再多想,怕自己越想越心惊,只能强压下心中的疑虑,对四大天王道:“诸位放心,此事我会如实禀报天帝。”
说完,他转身朝着凌霄殿的方向走去。
南天门的风依旧吹着,带着云海的湿气,可陈还却觉得浑身发冷。他抬头望向远处的东极天外,妙严宫的方向被云雾遮挡,看不见半点踪影。
那位白发青衫的老者,此刻是否也在看着这盘棋?
而他自己,又该如何才能跳出这早已注定的宿命?
脚步一步步踏在白玉路上,陈还的身影渐渐融入前方的云海中,只留下一串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天界里缓缓回荡。
陈还踏着云气往凌霄殿去,殿外仙乐依旧缥缈,殿内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静。
他步入殿中,见天帝正垂眸翻看案上的星象图,忙躬身行礼,将天蓬元帅醉酒硬闯南天门、私自下界之事一一禀明。
天帝听完,指尖在星象图上轻轻一点,语气平淡无波:“朕知道了。”
那神情似早有预料,竟无半分意外,也未提及要追责,只让陈还退下。
陈还心中一动——天帝这般态度,倒让他更确定其中有蹊跷。
他望着天帝的背影,忽然上前一步,再次躬身:“陛下,天蓬元帅私自下界,恐会在凡间惹出祸端。臣愿领命下界,寻回元帅,也顺便探查凡间近况,为陛下分忧。”
天帝抬眸看了他一眼,眸中似有微光流转,片刻后缓缓颔首:“准了。赐你天帝敕令,可在凡间便宜行事,若遇难处,可持敕令调动当地土地山神。”
说着,一道金光落在陈还手中,化作一卷明黄色的敕令,上面印着天帝的玺印,散发着威严的灵气。
陈还接过敕令,躬身谢恩。退出凌霄殿时,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心中的疑虑虽未消散,却多了几分探知真相的底气。
出了南天门,四大天王见他手持敕令,忙上前见礼。
陈还与他们简单交代几句,便握着敕令,纵身跃下云海——云层在他周身飞速掠过,耳边风声呼啸,下方凡间的景象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