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林浩,王正国满眼的狐疑。
他知道,林浩对邵永德父子没有好感。
刚才他也判断了邵永德选择的民品项目会失败。
怎么知道了邵永德占用工人工资一事后就改变主意了?
林浩这小子不会藏着什么坏心思吧?
但此刻办公室里还有李文林和秦德才,不好直接询问林浩。
就在王正国思考的时候,李文林也开了口,
“厂长,我支持林浩的观点。”
“本厂这边的资金需要优先用于军品研发和改造,这是军队的单子不能超期。”
“而且这笔垫资是绝对安全的,一分都不会少!”
言外之意。
本厂的资金拿去给民品分厂堵窟窿是不安全的。
王正国想了想,开口道:“还是召集常委班子讨论决定吧。”
这是厂子的大事,他不能独断专行。
林浩想着拖一拖,让邵永德将挪用更多工人工资拖成既成事实。
便开口道:“厂长,这个坦克改进方案要不我自己去省科工局汇报?”
李文林这才反应过来。
林浩已经“闭关”多日,今天终于见到了。
刚才急着讨论民品分厂贷款的事情,都忽略了林浩。
李文林期待地问道:“林浩,你又搞出了新成果?”
林浩点头道:“嗯,参与59-2式坦克项目的时候受了点启发,搞出了一款更全面的改进型。”
“按照我的推算,如果研制成功,战斗力可以比肩各国的二代坦克。”
这番话让李文林大喜。
虽然几个主要军事强国已经开始列装第三代主战坦克,但大部分国家的主力还是第二代主战坦克。
龙国陆军使用的却还是第一代坦克,甚至还有不少二战时期的T-34-85坦克。
这种背景下,如果能够让龙国坦克快速进入第二代,功莫大焉!
李文林当即兴奋地说道:“厂长,我觉着林浩的新方案是大事。”
“如果林浩能够创造新的奇迹,我们江州一机厂就真的要更进一步,进入一流军工厂行列了。”
李文林的这番话,让王正国也心动了。
作为江州第一机械厂的初创者之一,江州一机就是王正国的孩子。
王正国自然希望这个“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王正国看着林浩,猜不透林浩的心思。
思考了片刻,开口道:“文林,你明天陪着林浩去一趟省科工局,帮助他汇报此事。”
李文林立刻点头。
林浩却是有些失落。
他是想着把王正国拉走,最好从金陵直接去燕京。
一来一回,快则六七天,慢则十天半个月。
那时候邵永德那边的缝纫机和手表说不定已经投产了。
木已成舟之下,林浩稍微拱点火,就能让民品分厂那边乱套起来……
王正国再次开口道:“文林和德才,你们先去忙。”
“林浩留一下,我有事跟你谈。”
李文林和秦德才起身告辞。
林浩也站起来,拿起水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王正国走到门口,关上大门。
“林浩,你对民品分厂发展前景怎么看?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王正国不准备与林浩兜圈子。
他知道,林浩智商很高。
年纪轻轻,却很有城府。
与这样的人兜圈子,王正国自认不是对手。
倒是直来直去,似乎更合林浩的胃口。
林浩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随即开口道,
“厂长,我支持发展民品业务。”
“咱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前景广阔,赚钱的机会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民品业务来赚钱,改善职工们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毕竟,军工业务上我们是为国铸剑,不可能保留太高的利润。”
林浩的这个思路,让王正国豁然开朗。
军工业务的利润都是固定好的,不会饿着,但也不会太富裕。
如果是民品业务就没这个限制了。
通过民品业务赚钱,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的确是好法子。
这个立意,可比邵永德高得多!
林浩继续说道:“对于发展民品业务,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咱们需要发挥厂子的技术优势。”
“邵副厂长搞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些轻工业品,与我们的技术不通用,一切要从头开始。”
“此举的结果就是,自行车的产品质量比不过凤凰永久,价格上也没有优势。”
“如果不发挥技术优势,那就发展潜力大和利润高的产业。”
“三转一响虽然很火,但它们发展多年,市场已经成熟和饱和,容不下太多的新兴品牌进入。”
王正国直愣愣地看着林浩。
感叹道:“原来你早有腹案!”
“你怎么没跟我提起这些,如果咱们一开始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干,说不定就不会走弯路了……”
林浩:“厂长,我之前提出来,谁去做?”
“邵副厂长和邵长青?他们懂技术转行吗?他们懂市场调研吗?”
“更关键的是,他们会听我的吗?”
王正国:……
以自己对邵永德和邵长青的了解,他们听取林浩意见的概率极低。
另外,王正国感觉林浩可能还有后半句没有说出来。
那便是,林浩帮着邵永德搞民品分厂,成功之后功劳算谁的?
大概率会被邵永德全按到邵长青头上去。
林浩等于白忙活一场。
林浩现现在搞的几个军工项目,功劳可全部挂在了林浩头上。
才24岁的林浩,在五机部、四机部和总参多个部门那里都算名人了,不少高级将领都知道了江州出了一个军工天才。
王正国收回思绪,继续道:“你知道邵永德会失败,但你还是希望他继续做下去。”
“现在还故意放任邵永德在错误路线上继续走下去。”
“你的目的是啥?”
林浩也不隐瞒着眼前的这个老头。
根据上一世的经历,这老头是好人。
邵长青卷款逃跑后,退休多年王正国不仅拿出退休金补贴一些困难职工,还不顾八十多的高龄四处奔走,给下岗职工们要说法、找工作。
这些事迹,是网友们抨击邵长青的时候被曝出来的,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个老头是真的把江州第一机械厂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疼到了骨子里。
林浩坐直身子,正色道:“厂长,如果咱们厂子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路线,需要一个持久且强力的领导班子。”
“持久,是因为民品经济发展,想赚大钱最好走品牌路线,品牌的铸造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轻易中断。”
“强力,需要杀伐果断,政策不能左摇右摆。”
“这两点,都是邵永德无法做到的。”
“但邵永德的资历又摆在那里,想要排除他的干扰,只有委屈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