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北郊。
一条顺着山谷而建的国道横穿而过。
这条国道,是江州市通往其他城市的主干道之一。
每天都有大量的卡车、客车和轿车从这里驶过,前往全国各地。
作为江州地区最繁忙的公路,这里也成了江州第一机械厂民品部门建设新工厂的最佳选址。
江州第一机械厂民品工厂的规模不算大。
一栋两层的行政楼,一栋三层的宿舍楼,两座厂房、一座仓库,还有一座能够容纳300人用餐的食堂。
这些建筑大部分是现成的,只有宿舍楼是新盖的。
因为在此之前,这里曾是江州市规划的一座五金制造厂。
但那一次江州市规划的工厂太多,导致预算严重超标。
无奈之下,只能中止了一部分工厂的建设。
这座五金制造厂便是其中之一。
江州第一机械厂申请开设分厂,寻购合适的地块建厂。
江州市得知这一消息,便将这处烂尾的工厂折价卖给了江州一机。
这是一个共赢的合作。
江州市政丢掉了一个包袱,还收回了当年的建设成本。
江州第一机械厂则节省了资金和时间。
得益于大部分厂房是现成的,江州一机民品分厂的建设周期大幅缩减。
九月份接手,十一月初就完成了厂区翻新。
添置了设备后,十一月下旬就投入了生产。
为了尽快回笼资金,邵永德选择优先生产自行车。
这玩意是“三转一响”中技术含量最低的。
只是半个月,江州一机民品分厂就完成了自行车的研发,开始投产。
野心勃勃的邵永德,第一批就生产了3000辆。
其实,邵永德的目标是10000辆。
奈何上级拨款有限,根本满足不了邵永德的野心。
甚至采购3000辆的材料费也不够。
为此,邵永德还挪用了民品分厂工人们的工资储备金。
邵永德可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
自己辛辛苦苦地搞民品分厂,也是为了给江州第一机械厂创造营收。
但王正国那老家伙,虽然明面上支持,暗中却在“使绊子”!
这明明是江州第一机械厂的事情,但王正国却限制着财务部用钱。
开设民品分厂的费用中,只有购置土地和修缮厂房的费用是江州一机掏的。
生产需要的成本投入,王正国是一分钱都不肯掏。
邵永德只能将自己的关系网全用上,各种请客送礼。
这些年在厂子挪用的公款都被拿出来不少,就为了跑关系。
效果也是有的。
前后拉到了五六十万的经费拨款。
拿了五万放入了自家口袋,剩下的钱购置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的生产线。
就是剩余的费用,采购原材料不够了。
进了自家口袋的钱,邵永德自然不会拿出来。
邵永德决定苦一苦工人们。
反正工人们在这边拿不到工资,肯定会去找王正国。
王正国还能不给工人们发工资不成?
民品分厂虽然与主厂区分开了,但可没有分家。
两个厂区可都属于江州第一机械厂,他王正国不能不管!
规划很完美,但现实很快来打脸。
“爸,市场部的那群家伙是不是在消极怠工?”
“这都半个月了,怎么才卖出去十几辆?”
“按照这速度,咱们首批制造的这三千辆自行车,啥时候能卖完?”
邵长青看着销售清单,愁容满面。
邵长青对面沙发上的秦德才,一直如坐针毡。
听到邵长青的这番话,顿时更加紧张。
连忙开口道:“长青,我们市场部可不敢怠工。”
“这民品分厂刚刚起步,市场销路还没有打开,我们哪里敢懈怠。”
“这些天,我们市场部市区所有的供销社都跑遍了。”
“人家听说我们是江州第一机械厂的,还算给面子,给我们安排了货位。”
“但各个供销社反馈说,老百姓买车的时候根本不看我们的产品。”
“条件好的,买永久和凤凰。”
“条件差的,买飞鸽和长征。”
“咱们的江州一机自行车,根本没人看。”
邵长青顿时傻了眼。
怎么会这样?
自行车造出来,还会卖不掉?
以前江州第一机械厂怎么没遇到过这种问题?
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
一时间不知所措的邵长青,连忙对着邵永德问道:“爸,咱们该怎么办?”
邵永德还未开口,行政部主任秦勇率先开了口。
“咱们的自行车就叫江州一机,这个不好。”
“看看其他厂家的自行车,那名字朗朗上口,咱们弄个江州一机的牌子,看着就不专业。”
邵长青眼前一亮:“舅舅说的有道理。”
“舅舅,要不你来民品分厂这边帮着我爸?我爸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开设民品部门,秦勇是参与者和建议者。
但正式开始实施后,秦勇却没有申请调到民品分厂。
依旧留在了江州第一机械厂,依旧担任着行政部主任。
这是秦勇和邵永德两人商议后的决定。
行政部主任,掌控着江州第一机械厂的文职人事,掌控着分房大权,还掌控着食堂这个肥缺。
这个位置实在宝贵,如果让出去今后再想拿回来怕是不容易。
若是将来民品产业做大做强了,想要将整个一机厂都转向到民品领域,秦勇守着行政部主任这个位置,到时候也能多上一份话语权!
看着自己的外甥,秦勇有些失望。
这个外甥的眼光差了些。
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
等自己和邵永德老了,他能挑得起担子吗?
邵永德开口道:“你舅舅所在的行政部,责任重大,怎能轻易调动。”
“把你调过来,就是锻炼你的能力的,什么都靠着你舅,你何时才能独当一面?”
邵永德的这番话,让邵长青低下了脑袋。
秦勇也接话道:“长青,你在这边可不能光盯着技术部和生产车间。”
“市场、行政、财务,各项工作你都要接触学习,那样才能快速提高。”
邵长青连忙点头,很是乖巧。
秦德才听到他们的对话,都愣了一下。
他是秦勇的远房堂弟,但他是自己凭本事进的江州第一机械厂。
只是后来才知道,秦勇家与自己家是亲戚,这才搭上了线。
搭上线后,也占到了不少便宜。
比如评先评优,升职加薪,福利分房……都能轮到他。
但今天,是他第一次听到堂兄与邵永德父子的对话。
全厂都知道,邵永德和秦勇在重点培养邵长青。
只是没想到他们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