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沉默着,目光再次扫过那些惶恐不安的降卒,又看了看一脸凝重、等待命令的蒙恬,最后与聂风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他心中其实早已明了,大规模杀戮降卒,固然简单直接,能一时立威,但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尤其是在自己尚未亲政、朝堂中毫无根基的情况下,更需要稳定军心,笼络力量。
蒙恬出身蒙氏一族,更是蒙氏一族第三代嫡长子。
而蒙氏一族在军中声望卓著,借此机会施恩于蒙恬,不仅能收获蒙恬个人的忠诚,更能向蒙氏一族,乃至整个大秦军方,传递一个友善和倚重的信号。
片刻的权衡之后,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他不再犹豫,转向蒙恬,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道:
“蒙将军。”
“末将在!”蒙恬立刻挺直身躯。
“李斯所言,甚合孤意,这些降卒,便交由你全权处置,将其打散,编入你部,严加管束,令其戴罪立功!若有再犯,严惩不贷。”
说着,嬴政从怀中取出那方温润而象征着至高王权的秦王亲印,郑重地递向蒙恬。
“持寡人信印,行事便如寡人亲临,蒙将军还请务必妥善处理,勿负寡人所托!”
看着递到眼前的秦王亲印,蒙恬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责任感和被信任的激动。
少年人,总是那么容易感动,就算他是蒙恬。
只见蒙恬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悸动,伸出双手,以最恭敬的姿态,如同承接千斤重担一般,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那方玉印。
“末将蒙恬,领诏!必不负王上重托!”
他将玉印紧紧握在手中,再次向嬴政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毅然转身,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走向那群等待命运裁决的降卒。
斜月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挺拔的背影在银白色的月光与昏暗的火光映照下,仿佛一尊正在崛起的守护神像,迷迷糊糊,却又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嬴政静静地注视着蒙恬离去的背影,深邃的目光中,思绪万千。
他欣赏蒙恬的忠勇与才干吗?
毫无疑问是有的。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今夜蒙恬的表现,有勇有谋,忠贞可鉴,确实值得大力栽培,但他此刻心中所谋,远不止于此。
嬴政的思绪在此刻飘向了咸阳,飘向了那座波谲云诡的咸阳宫。
蒙恬的背后,是根深叶茂、军功赫赫的蒙氏一族。他的祖父。
上卿蒙骜,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加之因多年征战积累的旧伤复发而常常告病在家,休养身体。
但蒙熬在军中的威望就目前来说无人能及,门生故旧遍布大秦军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力,虽比不上昔日的武安君白起,可也不遑多让。
实打实的大秦如今军中第一人。
就以如今的情况来说,蒙氏一族在军中的影响力足以动摇朝局。
而今秦国朝堂之上,吕不韦,赵姬赵太后,二人独大,朝堂中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关系微妙。
自己虽为秦王,可事事掣肘,想要真正的、毫无掣肘地掌握秦国这架强大的战争机器。
推行自己的意志,完成自己的理想,一统六国,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嬴政还需要更多、更稳固的支持力量。
若能通过蒙恬,向蒙氏家族,进而向整个军方功勋集团,传递出明确的倚重与友善信号。
赢得他们的倾力支持……那么,他亲政的道路,无疑会平坦许多,他未来施展抱负的根基,也会牢固许多。
今日之事,可以说有得有失,王猗的叛乱是他预先没有想到的。
好在有聂风这强力的帮手,有惊无险的解决此事。
王猗自尽俯诛。
虽然过程有些凶险,可这件事也给嬴政带来了插手军队的借口。
蒙恬协助平定叛乱,嬴政正好借机施恩、笼络军方重臣之心,才是这件事最大的收获。
赦免叛军这步棋,看似是无奈之下的宽仁之举,实则是刚刚嬴政电光火石间,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布局。
想到此处,嬴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精光。
这混乱而充满危机的局面,正一步步地,被他引导向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风,依旧在吹拂着,卷起地上的沙尘和浓浓的血腥气。
但在这片刚刚经历生死与忠诚考验的战场上,一种新的秩序和力量的萌芽,似乎正悄然滋生。
权力的更替,王者的崛起。
这一路上总是要伴随着腥风血雨。
这是嬴政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嬴政已经快年满二十二,再过半年就是其亲政加冠的时候。
只要熬过这凶险的半年,就再无人能够阻止他施展心中的理想。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
这一切嬴政相信会在自己的手中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想到咸阳的凶险,想到这最重要的半年时间。
那些坐不住的人,一定会有所行动。
想到今夜之事,要是没有聂风,没有蒙恬及时救驾。
嬴政不敢相信会是什么后果。
看着一身白色麻衣一尘不染的聂风。
嬴政缓缓朝着聂风一拜。
“政,多谢先生相助。”
发自内心。
“王上何须如此。”看着嬴政如此郑重的感谢,聂风要说心里没有一丝波动是不可能的。
这可是以后的千古一帝,华夏封建王朝的开创者。
结束了三千年奴隶制度,统一了华夏分裂,制定了车同轨,书同文的雄主。
当然,聂风不是个傻子。
前世他是个普通人不假,可跟随韩非大半年的学习,他也不是一无所获。
嬴政的感谢,其中的真心实意,聂风能够感受得到。
可嬴政更深处的意思,他自然也明白。
这是想邀请自己加入秦国。
不。
更准确的是邀请自己加入他的阵营,在之后的半年甚至更久,成为他手中的助力。
聂风可没有忘记,在他能够亲政之前,还有一道无比凶险的动乱。
那个被后世之人戏称为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最愚蠢的女人-赵姬。
这个嬴政如今最亲密的大秦太后,还会在不久之后给予嬴政人生中最为致命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