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之王国风云 第4章 工坊(二)

作者:光明的中世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2:21:19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和胡戈约定好时间后,弗里德里希便离开铁匠工坊来到制弓工坊。

工坊内,几个制弓匠正细心地将牛筋撕成细丝。

奥托见墙上挂着十几张下了弦的复合弓,跃跃欲试,提出想试拉一下。

弗里德里希取下最长的那张弓,将弦挂上,两脚分开站定,弯腰撅腚,身体前倾。

左手在前握弓,右手搭在弦上,深吸一口气,将弦稳稳拉到耳后,坚持了几十息,才缓缓将弦复位。

他甩了甩右手,将弓递给两人,提醒道:“你们力量不够,不要逞强,免得受伤。”

路德维格接过弓,摆好姿势,拼尽全力将弓拉开大半,僵持了几秒便力竭放弃。

奥托兴奋的抢过弓,使出浑身力气也不过拉开一半。

不死心又试了几次,结果弓弦反而越拉越小,无奈只能放弃。

弗里德里希接过弓,将弦下了,安慰道:

“这张弓有一百一十磅,你年纪还小,拉不开也正常,再练五年勉强就能用了。”

奥托闻言,咂舌道:“我训练用的弓不过六十磅,这弓有一百一十磅?这要是一箭射到身上,还不得把人射穿了。”

弗里德里希闻言一笑。“当然,一百磅的弓搭配重箭,五十码内直射可以穿透两层甲,一百码内能穿一层甲。

“可惜复合弓制作繁琐,一个制弓匠每年最多做九张。

“不过这种长弓到是制作方便,两天就能完成。只是领地内没有合适的树木,做出的弓质量不行,很难射穿盔甲,射程也不过一百码多些。

“所以亲卫队里大多数人用的还是长弓,只有少数人才用复合弓训练。”

说完,他开始介绍起复合弓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是准备材料,选择弹性好的硬木,阴干两年去除水分。

将韧性好的边材仔细打磨成形,在两端开槽。

选择合适的牛角或羊角,先锯成片,再慢慢磨薄,把牛背筋清洗去油后撕成细丝状。

只是可惜,这里没有水牛,黄牛角和羊角的效果要差不少。

把鱼鳔剖开撕去内膜,洗干净黏液,低温熬煮直至胶质溶出,过滤后冷却成胶。

第二步是定型,把弓梢插在两端凹槽,角贴在弓腹,牛筋铺在弓背,用鱼胶粘合,加热弓臂压弯成反曲状。

第三步是上弦,将反曲弓硬压成顺背再上弦,最后给弓身涂上亚麻油清漆防水。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三年时间。不过这都是值得的,毕竟能杀人的武器才是好武器。”

又在工坊内和工匠们交谈了一会儿,弗里德里希接着巡视了下游的木桶、木材、烧炭和皮-革等工坊。

由于这几年一到冬季,他就组织农户们砍伐森林,不仅收获了大片牧场,更有巨量原木。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原木,他集中工匠建立了一系列工坊。

首先是木桶工坊。

得益于三圃制、堆肥技术的推广,耕牛、耕犁的普及,豆科牧草加入轮作体系。

领地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每年都有数千夸特大麦用于酿造。

产出的麦芽酒足有数十万加仑,虽然分为十几个批次,但每次还是需要上千只木桶装运。

加上每年的牛羊泌乳高峰期,都有大量牛羊奶制成奶酪,足有十几万磅,也需要上百只木桶。

这些木桶在运输、搬运途中,难免出现损坏。尤其是出售至领地外的,每十只木桶至少遗失、损坏两只。

几年前开始大量制作时,弗里德里希便规定了统一的制作标准。

首先选择百年树龄的橡树,用斧子从树干中间劈成一片片木板,只用木纹顺直、没有树节的边材。

接着露天风干三年降低木板中的水分,去除苦味、涩味,让味道更柔和。

然后将木板按要求切割,套上桶箍初步定型,用火烘烤内壁,让木板弯曲收拢并增加香味,在另一端套上桶箍固定。

最后在木桶内壁边缘刻上凹槽,安装桶盖并印上容量和产地。

根据不同用途,他设计了三种桶型。

发酵桶高五尺二寸,桶径三尺九寸,桶重五百八十五磅,容量二百二十加仑。

大桶高二尺六寸,桶径一尺十寸,桶重四十六磅,容量二十七加仑。

小桶高一尺八寸,桶径一尺三寸,桶重十四磅,容量九加仑。

领地的两轮牛车长八尺,宽四尺,正好能放下。

然后是木材工坊和烧炭窑。

那些长而直的硬木根据自身尺寸,被锯成不同等级的木板。

剩下的锯末、边角料和弯曲不直、带树结的,都劈成手臂粗细的木柴,烧制成木炭。

原本的烧炭土窑也被改良成圆顶砖窑。不但更加坚固耐用,不必每次烧制前都重新挖土造窑。

而且直径七尺,高五尺的尺寸,一次能装下五千磅硬木,要是火候控制得好,能烧出一千四百多磅木炭。

这些木板满足了盖房、建造家具和车辆的需求,木炭则对铁制品的质量有了极大提升。

至于松树,杉树这些软木,除了用于房屋墙壁的中型原木,其余弯曲的以及小型原木,都被他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农户做木柴。

皮革工坊则是发展畜牧业的另一个收获。

南边汝拉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伯尔尼地区河流密布,形成的大小河谷都是优质牧场。

产自这里的西门塔尔牛,体型高大、肌肉健壮,不仅生长快速、产奶量高,而且不挑饲料、适应性强,耕地拉车也很擅长。

这些年领地陆续购买了近千头,融入本地牛种进行改良。

那些替换下来的牲畜,肉和内脏被做成腌肉、香肠,骨头打断磨碎成为肥料。

至于生皮,则被制皮匠鞣制成皮革,再由皮革匠制成皮鞋、手套、马鞍等皮具。

而橡树剥下的树皮,正好用来提取鞣制皮革所需的鞣剂。

除了这些工坊,还有砖窑这种小作坊。

在黏土中加水,用脚反复踩踏均匀,再填入木制模具,等待阴干。

最后放进砖窑烧制,就能产出坚固耐用的砖块

除了这些已经建成的工坊,还有计划中的造纸工坊和水力锻造锤,只等技术成熟,就能立马开始建造。

可惜他只记得造纸要把树皮、织物等原料捣碎磨成浆,再捞出晒干,却不清楚具体的工序。

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摸索,造出了一种“树皮纸”,十分结实不会轻易破损。

但是颜色暗黄影响美观,而且表面比桦树皮粗糙,也比桦树皮更厚。

用它当纸还不如直接用桦树皮来的方便。

至于水力锻造锤的制作技术,他更是没有丝毫头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