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然与苏婉,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百草轩时,店内愈发显得空寂清冷。
推开里间卧房的门,只见床榻之上被褥平整,苏穆常穿的衣物叠放一旁,而老人却已不知所踪,连一丝气息都未曾留下。
显然,早已自行消散,魂归故里。
苏婉怔怔望着,最后的侥幸被现实击得粉碎。
她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压抑了许久的悲恸,化作无声泪水汹涌而出,肩膀颤抖,泣不成声。
周然默立一旁,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云梦镇初遇时的场景。
若非这位看似普通的老者,在关键时刻点头默许,并护自己周全,在杀了王掌柜后,绝难能够轻易脱身,恐怕早已被许明纠缠,甚至引来更大祸端。
之后,青符郡的种种,炼制筑基丹的倾力相助,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可以说,没有苏穆当初的举手之劳,以及后来的鼎力支持,他周然的道途,绝不会走得如此顺畅。
能否有今日筑基之功,亦在未定之天!
念及此处,周然整了整衣袍,面色肃穆,对着空寂的床榻,亦是朝着冥冥之中,可能尚未远去的英魂,深深一揖。
“苏前辈,一路走好。”
他声音低沉,却坚定不移。
“苏家之事,晚辈既已承诺,必当竭尽所能,护持周全,您……安心去吧。”
……
苏婉尚未服用筑基丹,自身灵力不足以御空飞行。
而周然也正好需返回云箓阁,正式拜师,晋升真传。
于是,二人便搭乘一叶扁舟,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先行一步,返回了位于云箓阁势力范围内,苏家的根基之地,云梦镇。
扁舟穿云破雾,数日后,熟悉的山水轮廓映入眼帘。
舟行渐缓,准备在镇外僻静处降落。
周然立于舟头,目光扫过渐近的镇子,却忽然在镇口广场的位置凝住。
那里,不知何时,竟立起了一座颇为显眼的石像!
他心下微奇,下意识驱使扁舟靠近了些。
待看清石像的容貌时,周然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石像雕刻的,竟是他自己!
虽石工算不上多么精巧传神,但眉宇间的几分神韵,以及云箓阁弟子服饰,确是他无疑。
石像基座上,还龙飞凤舞地刻着四个大字“济世仙师”!
“这……这是何故?”
周然愕然转头,看向身旁眼眶依旧微红,但情绪已稍显平复的苏婉。
后者顺着目光望去,见到石像,脸上露出浅笑,轻声解释。
“周道友忘了么?昔日你在此地,雷霆手段,处置了那盘踞多年,欺行霸市的赵乾一伙。”
“更是将他们的不义之财,散于受欺压的镇民,还了云梦镇一个朗朗乾坤,市井清明。”
“镇民们感念你的恩德,又不知你名讳仙踪,只知你身着云箓阁道袍,便自发筹资,为你立了这石像,日日香火供奉,祈愿你仙路顺遂呢。”
闻言,周然不禁哑然。
他当日所为,多半是出于完成任务,以及对其行径的不齿,顺手为之,从未想过要什么回报与名声。
却不料,在这云梦镇百姓心中,竟留下了如此印记,还被冠以济世仙师之名!
就在他心绪复杂,望着石像出神之际,一名恰巧路过的镇民,注意到了空中扁舟,以及与石像一般无二的青年。
镇民先是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待确认之后,瞬间狂喜,扯开嗓子,便大声呼喊起来。
“是仙师!济世仙师回来了!仙师回来看我们了!!”
这一声呼喊,附近屋舍门窗纷纷打开,越来越多的镇民涌上街头,朝着扁舟的方向指指点点,皆是喜悦与崇敬。
周然何曾见过这等阵仗,顿觉头皮发麻。
他生性不喜张扬,更不愿被众人围观点评。
眼见人潮即将合围,他再不敢耽搁,连忙对苏婉道一声。
“快走!”
旋即催动扁舟,化作一道流光,迅速远离了镇口广场,朝着记忆中苏家住宅的方向疾驰而去。
扁舟上,苏婉看着周然略带窘迫,急于逃离的模样,回想起方才对方看到石像时的愕然,终于忍不住,掩住朱唇,轻轻偷笑。
这一笑,似乎也将连日来,笼罩在她眉宇间的浓重悲切,冲淡了少许。
……
在苏婉的指引下,周然驾驭扁舟,来到了云梦镇外,一处背山面水,幽静偏僻的山坡。
这里,是苏婉早年便看中,认为风水极佳,打算作为苏家最终安息之地的地方。
没有惊动任何人,苏婉亲手为父亲挖掘了墓穴,将苏穆生前常穿的一件旧袍,以及他最为珍视的一套炼丹器具,放入其中,立起一座衣冠冢。
周然则在一旁,默默以法力帮她夯实泥土,削石刻碑。
碑文简单,只有“先父苏穆之墓”,以及苏婉的落款。
一切从简,却寄托了生者全部的哀思。
苏婉跪在坟前,没有嚎啕大哭,只是轻声絮叨。
说着父亲生前的趣事,说着他炼丹时的专注,说着他对自己的疼爱,也说着自己未来的打算,让他不必挂怀。
周然静立在她身后,望着微微颤抖的纤细背影,听着饱含深情的低语,心中触动。
长生漫漫,求的是超脱,是力量,是不受天地束缚的大自在。
可若这长生路上,故友零落,红颜枯骨,举目四顾,再无一人可与之共饮,可与之言笑。
那这长生,纵然与天地同寿,又与那亘古不变的顽石何异?
他所求的,从来不是孤寂的永恒。
长生,是为了能与志同道合之友,长长久久,把酒言欢,畅谈天地,避免天人永隔的遗憾。
而寻求无上大道,掌握更强的力量,也不过是为了拥有足够的实力,去守护这些珍贵的情谊与温暖。
让自己,让身边之人,在这波澜壮阔又危机四伏的仙途之上,能少一些身不由己的无奈,能多一分不留遗憾的从容。
这一刻,他的道心,在悲欢离合的淬炼下,愈发剔透,愈发坚定。
“莫道浮生多聚散,冬去秋来夏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