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长孙王妃,已经完全相信了陈玄玉的能力。
即便他强调自己并不擅长医术,可她依然不敢忽视他的判断。
当陈玄玉说她有致命危险的时候,她的心情是非常凝重的,不敢有一丝大意。
见她如此重视,陈玄玉心下微微点头。
很多时候不怕你病情危急,怕的是不听医嘱。
“在说您的危险之前,有一件事情有必要先告诉您。”
长孙王妃说道:“请说。”
陈玄玉深吸口气,道:“风疾和支气管哮喘,都会遗传。”
长孙王妃疑惑的道:“遗传?”
陈玄玉解释道:“遗传就是通过血脉传承给子女,乃至后世子孙。”
长孙王妃脸色大变:“什么?这……可有证据?”
不是她不信,而是此事太过重大。
李世民有风疾,之前就因为焦虑发作过一次,虽然不严重很快就恢复了。
但可以确定他确实患有风疾。
而她的气疾自幼就有,随时发作,更做不了假。
如果这两种病都会遗传,那么他们的孩子呢?
作为母亲,她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
陈玄玉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并没有真的去找所谓的证据,而是说道:
“但好在这两种病都可以控制。”
“只不过以前世人不了解这两种病,没有找到控制之法。”
“我倒是知道一些,然而我并不精通医术。”
“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位真正的医学大师。”
“将我对这两种病的了解告诉他,再将伤寒杂病论交给他,结合他的医学知识总结经验。”
“尽快拿出一套控制这两种疾病的方法。”
“不只是为了你们,也为了后世子孙。”
长孙王妃的哮喘,在后世血脉中传承了多久,已经不可考。
但她的四个女儿,没有一个长寿的。
长乐公主活了二十出头,城阳公主和新城公主四十岁出头,晋阳公主更是未到及笄就病逝了。
她的三个儿子,李承乾和李泰都早逝,李治也一直是个病秧子。
可见也是从父母这里遗传了一些疾病的。
至于风疾,这个就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了。
唐朝从李渊到唐哀帝共二十一位皇帝,有历史记载得风疾的就有八个。
其他子嗣没有被记载的,不知道有多少。
可以说,唐朝皇室的遗传病,是非常严重的了。
虽然长孙王妃不知道这些,但作为母亲,她自然不希望孩子生病。
可按照陈玄玉的说法,父母都有遗传病,那子女不可能完全幸免。
她现在有三个孩子,说不定哪个就遗传了父母的疾病。
所以……必须要找到控制的方法。
想到这里,她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道:
“我会找医师尽快研究出控制之法。”
陈玄玉摇头道:“任何一门学问,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想往上走就需要天赋了。”
“一个天赋高的神医,能比得过整个太医署全部医师。”
“想要完全找到控制这两种疾病的方法,光靠人数是不行的。”
“得找真正的神医。”
长孙王妃心中一动,道:“孙思邈?”
陈玄玉心中赞叹,药王就是药王啊。
提起医学天赋和神医,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他。
这就是江湖地位。
“是的,如果只是靠太医署的御医,我以为只有三成把握。”
“若是能找到孙真人,我觉得至少有七成把握。”
七成已经不低了,在某些时候七成只是十成的保守说法。
长孙王妃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即就说道:
“孙真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没人知道他在哪里,我尽快发动力量寻找他。”
陈玄玉劝阻道:“不不不,您可不能着急找他,否则会出大事儿的。”
长孙王妃也是关心则乱,听到他的提醒马上醒悟过来。
以她的身份,如此着急寻找孙思邈,肯定会引起怀疑。
到时若是有人暗中将孙思邈抓起来甚至害死,那就麻烦了。
陈玄玉接着说道:“在获得伤寒杂病论的时候,我就有意把孙真人找出来。”
“所以让人放出风去,说此书在金仙观。”
“以他对医术的痴迷,若知道此书的下落,定然会主动上门。”
“只是这都过去半年了,始终没有下文。”
“很可能他正在某偏僻的地方隐居,没有收到消息。”
“娘娘不妨让人继续放风,将这个消息传的更远。”
“如此孙真人听到了自然会主动现身,也避免被人看破端倪。”
长孙王妃想了想,不禁点头称赞道:
“还是玄玉思虑周全,就依你说的去办吧,我尽快让人宣扬这个消息。”
只放风说医书在金仙观,其他一概不提。
即便是再聪明的人,都不会联想到孙思邈身上。
更不会想到,是有人等着孙思邈救命。
如此一来,他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李世民和长孙王妃有遗传病的秘密,也能暂时保住。
敲定了此事之后,长孙王妃再次问道:
“现在可以说,我的危险来自哪里了吧?”
陈玄玉颔首道:“人气血足身体才会好,气血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生百病。”
“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用精血孕育而成。”
“产子对母亲来说就是走鬼门关,即便走过来了,也会严重损伤气血。”
“没有三五年时间也很难完全恢复。”
三五年是基于古代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而言的。
二十一世纪那种医疗水平,两年就能恢复正常。
“如果连续产子,对气血的消耗会成倍的增加,还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尤其是对患有顽疾的人来说,连续产子更加危险。”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再继续往下说了。
但长孙王妃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连续三年生了三个孩子,气血亏损的更加严重,会加重气疾病情。
如果是之前,她或许不会太在意。
以她的生活条件,多吃点补品问题应该不大。
可这种病能遗传给孩子,就由不得她不重视了。
自己必须要好好活着,以身试药找到治疗之法,如此孩子们才能少受罪。
而且自己也要给女儿树立好榜样,不要生太多孩子,更不要连续生孩子。
所以听完陈玄玉的话,她郑重的道:
“谢谢玄玉提醒,此事我知道了。”
话题聊到这里,正事基本已经说完。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陈玄玉就告辞去拜访了李世绩的父母,然后又去了单雄信家。
作为盟友,来了长安必须去对方家里拜访,否则都是失礼。
只是李世民明天就要率军出征,单雄信作为随军将领,已经住进军营并不在家。
这让陈玄玉很是遗憾。
忙完这些天就已经黑了,他并没有去秦王府,也没有回皇宫,而是去了平阳公主府。
-----------------
且说陈玄玉离开后,长孙王妃立即派人去通知李世民,务必回来一趟。
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知道她今天要见陈玄玉的事情,猜到可能是谈了什么大事。
在忙完出征流程后,他趁着夜色返回家中。
长孙王妃也没有废话,直接就说了北门屯兵的事情。
都没等李世民开口,只从他脸上震惊的表情就知道,十有八九是可行的。
不过她还是问道:
“二郎,不知此计是否可行?”
李世民脸上露出难以克制的,震惊、激动等复杂表情:
“远在嵩阳县却能熟知长安局势,窥探到这几乎算是唯一的机会。”
“陈玄玉之能,已不弱于汉初张良。”
“之前辅机说他远超房玄龄杜如晦,我还当是太过夸大。”
“今日方知,是我小瞧了他。”
然后他深吸口气,强行按捺住激动情绪,接着说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人诚不我欺也。”
“我们只看到了北门屯兵的特殊,以为他们必然忠于阿耶。”
“却只有陈玄玉看到了他们尴尬的处境……”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大事可成矣。”
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长孙王妃自然能理解他的心情,当时她也同样激动:
“若将来二郎荣登大宝,玄玉当为首功也。”
李世民郑重点头表示认同,随即又补了一句:
“辅机当并列首功。”
长孙王妃嫣然一笑,并没有推让这个功劳。
李世民想了想,接着说道:“等我去了河北,就立即让辅机回京操作此事。”
“我不在长安,就算出了事情,也没人会怀疑到我身上。”
“等我凯旋,正好帮他们主持公道,暗收其心。”
长孙王妃提醒道:“最好不要太明显,以免引起陛下警觉。”
李世民笑道:“嗯,就帮他们说几句公道话而已。”
“以我的身份,为他们说公道话实属正常,没人会怀疑什么。”
但对于饱受委屈的北门屯兵来说,这几句公道话已经足够了。
正兴奋的李世民并不知道,他的贤内助并没有把后半段,反向离间计告诉他。
在讨论过北门屯兵的事情后,长孙王妃就将话题转移到了遗传病上面。
当得知风疾和气疾都会遗传给子孙后代,李世民也非常的重视。
对陈玄玉寻找孙思邈的办法,他也非常支持。
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你有没有觉得,一切都太过于巧合了?”
长孙王妃秒懂他的意思,道:“您是说……他寻找孙思邈,就是为了今日做准备?”
“这不可能吧,那时他又不知道我们罹患顽疾。”
李世民依然将信将疑:“如果是别人,我或许会觉得是巧合。”
“可陈玄玉的思维方式太过独特,谁也不敢保证他是否提前就在布局。”
长孙王妃摇摇头,道:“玄玉确实很聪明,但我还是觉得,您太过敏感了。”
“根据您的描述,他是先发现的伤寒杂病论,然后才想到用此书寻找孙真人。”
“那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发现此书,他还会寻找孙真人吗?”
李世民肯定的道:“会,以我对他的了解,不论有没有此书,他都会继续寻找孙思邈。”
“只不过会用别的方法。”
长孙王妃接着问道:“那他为何非要找孙真人呢?”
李世民回道:“不外乎两点,其一讨教医术;其二变革道教……”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
长孙王妃笑道:“您看,是不是您想多了。”
李世民也苦笑道:“确实是我想多了。”
然后他解释道:“实在是他算计北门屯兵的计策惊到我了,让我情不自禁的往深处想。”
长孙王妃深有同感的道:“何止是您,当时我也被惊到了。”
“他寻找孙真人之事,对我们也算是意外之喜。”
“将来若真的找到了治疗之法,也要记他一功。”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不过也不能将全部希望放在孙思邈身上。”
“先找一些医师,好好研究伤寒杂病论,看能否找到医治气疾之法。”
“至于我的风疾,眼下还不着急。”
主要他的风疾目前还算是一个秘密,知道的人并不多,能不公开就不公开。
以免影响到人心。
毕竟一个身体健康的继承人,和一个身患顽疾的继承人,选哪个不要太简单。
而且他病情非常轻微,到现在就发作过一次,不急于一时半会儿。
长孙王妃的气疾不一样,自幼就有,了解她情况的人基本都知道。
而且还经常发作,必须要及时治疗才行。
秦王府培养医师,研究治疗气疾的方法,完全在情理之中。
大家只会认为,秦王夫妻感情深厚,不会有别的怀疑。
等这一群医师培养的差不多了,李世民也夺取了皇位,再顺势研究风疾也不迟。
既然说到了疾病,长孙王妃也将生孩子会加重病情的事情说了一下。
李世民既感动又羞愧:“观音婢,真是苦了你了。”
之后夫妻俩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找到治疗气疾的方法之前,不再要别的孩子。
-----------------
第二天,李世民举行誓师大会,李建成代表皇帝前来送行。
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
祭拜过天地之后,大军正式开拔。
实际上参加誓师大会的,只有三千人。
其余大军从各自的驻扎地,直接去洛阳集合。
陈玄玉并没有去参加誓师大会,不是不想去,而是没资格。
不过他也没闲着,分别去拜见了岐晖和王远知二位高功。
毕竟现在三家同样是盟友关系,一起革新道教。
他作为革新的发起人,又是晚辈。
来了长安不去拜访前辈,是很失礼数的。
不过他去拜访两位高功,也不全是出于礼数,还有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找两人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