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哑然失笑道:“倒是我来晚了,害你受了这么久的冻。”
陈玄玉打蛇随上棍的道:“您再晚来一会儿,我就真冻成冰棍了。”
李世民失笑道:“那还是我错了。要不去我家?那里有火炉,暖和一些。”
秦王府就在大兴宫西侧,与东宫对应,时人又称之为西宫。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夺嫡之争,又被称为东西宫之争。
不论是东宫还是西宫,都有夹道可以出入皇宫。
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晚上有急事,就可以通过夹道进入皇宫。
夹道很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行,平日里有宿卫把守。
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如果宿卫被人收买,那就麻烦了。
前世就有人怀疑,玄武门之变的前一晚,李世民带人通过夹道进入皇宫,控制了李渊。
并把李渊押到湖心船上看管起来。
然后假装若无其事,搞了一个玄武门之变。
只能说这个推理很符合阴谋论,但漏洞多的不忍直视。
既然李世民控制了李渊,那就意味着,他拿到了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
直接矫诏,派兵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剿了就行。
何必那么麻烦演一出玄武门兵变?
咋?
兵变弑兄杀弟囚父的名声,比矫诏杀兄弟好听是吧?
还是说李世民喜欢玩刺激的,非得体验一把兵变的感觉?
陈玄玉很好奇秦王府是什么样子的,但想了想还是摇头道:
“敏感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改天再去吧。”
李世民本来也是开玩笑,听他如此说,就转而说道:
“还未感谢你,救了我三姊。”
陈玄玉并没有如之前那般谦虚,而是说道:
“所以,封赏该兑现了吧?”
李世民愣了一下,好奇的道:
“你想到要什么封赏了?”
陈玄玉点点头,郑重的道:“想到了,但就怕您不肯给。”
这激将法太直白了,李世民并没有上当,而是问道:
“先说说想要什么?”
陈玄玉撇了撇嘴,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递过去:
“这就是我想要的赏赐,您一看便知。”
李世民更加好奇,接过打开,却露出错愕的表情。
因为盒子里装的,赫然是一颗硕大的珍珠,而且很眼熟。
“这不是你从洛阳宝库里取走那一颗吗?”
陈玄玉颔首道:“是的。”
李世民似乎想到了什么,上下打量着陈玄玉,目光闪烁的道:
“想要什么就不能直说吗?你小子还和我打哑谜。”
陈玄玉笑了笑,说道:“不急,等您想到了再兑现也不迟。”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道:“我要是一直想不到怎么办?”
陈玄玉收敛笑容,认真的道:
“想不到就是我的谜题太难,您自然无需兑现。”
这么明显的暗示怎么可能看不懂。
所谓看不懂,其实就是不同意罢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将盒子收起道:“这可是你说的,可不是我食言。”
陈玄玉只是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李世民将盒子收好,转而说道:
“你来的很巧,两日后我就要出兵去河北,可有良策教我?”
陈玄玉没有直接说话,而是左右看了看。
李世民立即道:“放心,咱们在这里说的话,不会传出去一个字。”
陈玄玉不禁咋舌,这里可是皇宫,是大臣值班的地方。
啧,难怪李渊会成为太上皇,输的不冤。
“河北之事能说的我都已经说了,相信大王已经有了妥善的办法,我不再赘言。”
“我现在要说的,与两宫之争有关。”
李世民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道:“你有什么想法?”
陈玄玉说道:“在这场斗争中,您最突出的地方,或许会成为破绽。”
李世民眉头微皱,不解的道:“何意?”
陈玄玉说道:“您用兵能力太强了,强到当世罕有人能匹敌。”
“然而也正因此,但凡有雄心壮志的将帅,都不会愿意追随您的。”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陷入了沉默。
仗都让皇帝打完了,哪还有将帅的用武之地?
与之相对应的,李建成就是完美的君王选择。
宽仁贤明,擅长内政,打仗的事情基本都是交给将帅们去做。
作为统兵大将,选谁当皇帝,这还用考虑吗?
当然,李世民功劳很大,秦王府战将如云。
可大唐的武将不只秦王府那些,李靖、李艺、薛万均、薛万彻几兄弟等等。
原本历史上,有多少人因此选择支持李建成,已经不可考。
但可以肯定的是,罗艺与李建成交好,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李世民当了皇帝,自己就无用武之地了。
“治理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而人才都有傲气,有自己的胸襟抱负,不想当君主的应声虫。”
“有时君主太强,让臣子觉得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一样会离开。”
“大王太全能了,作为亲王时,这些能力可以让您脱颖而出。”
“但若您想更进一步,就必须收敛自己的锋芒,主动给臣子施展才华的机会。”
“这就是所谓的,君不与臣争功。”
听到最后一句话,李世民猛地转头看向他,道:
“你学过帝王学?”
陈玄玉摇头道:“什么帝王学?不过是做人做事的一点小技巧罢了。”
“小到一个作坊,大到一个国家,这个道理其实都适用。”
李世民严肃的说道:“这可不是一点小技巧,而是一门大学问。”
“看来你那位神仙师父,确实传授了不少好东西给你。”
陈玄玉毫不谦虚的道:“梦中学到的东西那可太多了,多到我都数不清具体都学了些什么。”
李世民忽然说道:“承乾缺个伴读,你可有兴趣?”
陈玄玉倒没有拒绝,而是说道:
“此事不若等将来再讨论。”
现在你还没当皇帝的,李承乾还不是太子,要个锤子的伴读。
等你当皇帝了再说。
李世民自然也懂他的意思,说道:
“好,到时候咱们再谈。”
接着两人就开始闲聊,有河北之乱的,有朝堂纷争的,还有道教变革。
最后又聊到了天下大势,提起了目前的几个割据势力。
当聊到杜伏威的时候,陈玄玉忽然想起,这货貌似被自己的好兄弟给坑死了。
于是就说道:“这次您平定河北后,应该会顺带把杜伏威也一起收拾了吧?”
即便早就知道他思维跳跃,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可听到这话,李世民还是感到震惊。
正如陈玄玉所猜测的那般,李渊私下和他沟通过,如果平定河北顺利,就去江淮那边转一圈。
如果杜伏威识相主动进京,那最好不过。
如果杜伏威不识趣,就顺
手把他也灭了。
这个事儿目前只有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自己知道。
没想到,陈玄玉竟然猜到了。
这大局观……还好他是自己这一方的。
“怎么,你对江淮有什么想法?”
陈玄玉想了想,说道:“杜伏威这个人很复杂。”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道:“如何个复杂法?”
陈玄玉说道:“他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却对自己的出身非常自卑。”
“或者说,他很清楚现在是世家时代,他的出身不可能得到世家的支持。”
“所以他从未想过得天下,只想打下一块地方,等天下一统就归附朝廷。”
“然后获得一个爵位,改变家族命运。”
“这也是他选择归附大唐,而不是如窦建德一般自立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顿时就听出了话外音,道:
“所以,他是一个可以拉拢的人?”
陈玄玉说道:“如果能收其心,我觉得他用起来会比燕王更顺手。”
燕王就是李艺。
李世民重重点头,道:“我知道了,等河北平定,我亲自去会一会他。”
陈玄玉接着说道:“但有一个人您千万要小心。”
李世民道:“谁?”
陈玄玉说道:“辅公祏,此人是杜伏威的结义兄弟。”
“然他志大才疏自视甚高,又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我推测,见过大王后,杜伏威十有八九会进京受封。
“然后将辅公祏留下看守江淮。”
“但我敢肯定,辅公祏必反。”
“大王最好把他一起带回长安,或者留下一些手段,防止他作乱。”
换成别人这么说,李世民肯定会撇嘴,八字还没一撇呢你扯什么淡。
但陈玄玉的跳脱思维已经深入人心,他丝毫不觉得荒谬,很是认真的道:
“杜伏威应该会留人牵制他吧?”
陈玄玉说道:“杜伏威最信任的人有两个,一是辅公祏,一是王雄诞。”
“他肯定会让这两人互相牵制。”
“然而王雄诞是个纯粹的军人,在阴谋诡计这一块,定然不是辅公祏的对手。”
“到时他不但无法起到牵制作用,恐怕自己也会成为刀下亡魂。”
李世民笑道:“那就好办了,我自有办法收拾那辅公祏。”
听他这么说,陈玄玉也不再多言。
如果李世民此行能顺利安抚好河北,再把杜伏威也收入麾下。
嗯,若是连李艺也一块给降服。
那就不用等到武德九年了。
但陈玄玉也不知道事情会不会如此顺利,只能说尽最大努力,剩下的交给老天吧。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直到陈玄玉直打哈欠,李世民才起身离开。
从夹道回到秦王府,本来想去找韦氏姐妹侍寝。
但想想袖子里的明珠,就拐弯去了长孙王妃那里。
长孙王妃正半躺在床上,就着灯火看书,见他进来不禁笑道:
“二郎今日可来错地方了。”
李世民走到床边坐下,佯装生气的道:
“我在哪里睡觉的自由都没有了吗?”
长孙王妃正色道:“后宫自有规矩,侍寝之事亦早有安排。”
“您贸然更改,恐会惹其她嫔妃心生怨气……”
李世民摆摆手,打断道:“好了好了,我知道,有点事与你商量,说完就走。”
长孙王妃这才放过他,说道:
“我猜猜,可是刚见过玄玉?”
李世民白了她一眼,道:“就你聪明……丽质呢?”
长孙王妃回道:“刚刚才睡着,被奶娘抱去歇息了。”
李世民点点头,然后将珍珠递给她。
长孙王妃打开盒子,看到珍珠很是疑惑。
李世民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下:
“刚才他将珍珠还给了我……”
长孙王妃哭笑不得的看着手里硕大的珍珠,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您确定没有听错?”
李世民无奈的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听错。”
然后恨恨地道:“这小子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想求娶我的女儿。”
珍珠珍珠,掌上明珠是也。
李世民有好几个女儿,但陈玄玉求娶的肯定不是普通女儿,而是长孙王妃刚刚生下的嫡长女。
否则他也不会等到今天,才把珍珠拿出来。
自家女儿才刚满月不久,就被人给惦记上了,长孙王妃确实有些无语。
“您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我爱其才,若能通过联姻加强双方的关系,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然而他才八岁,我又觉得太过儿戏。”
没有同意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陈玄玉太年幼吗?
长孙王妃顿时就明白了他的真实想法。
对于这桩婚事她自无不可,陈玄玉的才华她是知道的。
对秦王府来说,也非常的重要。
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她不可能随意就答应了,想了想说道: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此事您不用管了,哪天有空让他来见我,我亲自见一见他。”
李世民非常感动,道:“观音婢,真是委屈你了。”
长孙王妃失笑道:“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的,那陈玄玉倒也是个良配,不算委屈了丽质。”
“就是兄长那边,恐怕要失望了。”
本来两家说好亲上加亲的,没想到陈玄玉会横插一刀。
李世民叹道:“我亲自与辅机说,想必他会理解的。”
然后他打量了一下长孙王妃,忽然露出一抹笑意,说道:
“其实也不是没有两全其美之法。”
长孙王妃好奇的道:“什么方法?”
李世民直接扑了过去:“咱们再生一个女儿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