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世家千年美梦,从东汉末年开始 第29章 三方博弈

作者:半度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1:40:28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吕布一马当先,方天画戟所向披靡,再次轰开了庄门。

乞活军将士如同潮水般涌入库房,这一次,他们不仅抢夺粮食,更是将杨家来不及转移的财物、布匹、甚至一些珍贵的工匠工具都洗劫一空!吕布还特意命人找到了庄内的马厩,将其中几匹看起来不错的备用马匹一并牵走。

“搬!能拿走的全拿走!一粒米也不给那姓杨的老狗留!”吕布畅快淋漓地大笑,将多日来被围困的郁气尽数发泄在这场劫掠之中。

等到杨彪收到田庄再次被洗劫、损失比之前几次更为惨重的急报时,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而此刻,董卓的大军已经后撤了十余里,摆出了一副随时会彻底离开的架势。

吕布的第二次洗劫,如同狠狠一记耳光扇在了弘农杨氏的脸上,彻底激怒了这棵盘踞河洛数百年的巨树。

杨彪与族中长老意识到,单靠克扣粮草施压董卓,非但没能制住这头西凉猛虎,反而让崤山里的乞活军这头恶狼尝到了甜头,愈发猖獗。

“不能再忍了!必须让这些泥腿子知道,这河洛之地,究竟谁才是主人!”杨彪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动用了家族真正的底蕴。

他以弘农杨氏的名义,向遍布司隶、河内、河东等地的门生故吏、姻亲盟友发出紧急征召令,同时打开府库,重金招募勇壮,甚至启用了一些暗中培养的私兵部曲。

在巨大的财力和声望加持下,一支打着杨字旗号、规模近万人的联军,以惊人的速度被组建起来。虽然其中真正能战的核心家兵可能只有两三千,其余多为各地豪强支援的部曲和临时招募的壮丁,但浩浩荡荡的军容,依旧展现出了顶级门阀恐怖的动员能力。这支军队的首要目标,直指崤山乞活军!

然而,如此大规模地抽调力量,必然导致杨家自身防卫的空虚。

尤其是那些散布在崤山周边、富得流油的田庄坞堡,守备力量被大幅削弱。

这一变化,自然没有逃过陈皓的眼睛。

“杨家这是被逼急了,想一口吃掉我们。”陈皓看着探马送回的情报,冷静地分析,“他们集结重兵,后方必然空虚,我们的下一步计划也能够开始了。”陈皓看着地图,对吕布说道。

“二弟,我们就不能一起下山吗?”吕布听到陈皓的话后,脸上也浮现出了担忧的神色。

“大哥,我们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崤山上吧。”陈皓说道,“只是一个董卓,就让我们的如临大敌了,未来我们的敌人只会更加可怕,所以,我们必须得去开辟新的根据地。”

“而且,有张将军在,就算失败了,安全回来也问题不大。”陈皓说道。

“吕将军放心,若是真的事不可为,我张梁就算拼上这条性命,也会保陈先生安然无恙。”张梁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段时间在崤山的见闻,让他对陈皓与吕布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他也已经将陈皓视为了他们三兄弟理想的延续,所以,此刻他才会做出这等保证。

“而且,大哥,这段时间我也在勤练武艺,虽说比不了你,但也是自保无虞。”陈皓说道,“我反倒更加担心大哥你,我们这一走,你就得独自面对杨家的军队,来顶住第一波的进攻,来为我们的行动争取时间。”

“放心吧,二弟,有我在,定能保住我们的营地稳若金汤,为你们争取时间。”吕布说道。

“不,大哥。”陈皓闻言点了点头,“若是敌人的来势确实凶猛,那便再次组织撤离,记住我说的话,人存地失,人地皆存。”

“好,我明白了,总之,安全为重。”吕布点了点头,用力的拍了拍陈皓的肩膀,开口说道。

当夜,张梁带着十余名曾经的黄巾军核心骨干,从另一个方向摸下了山,如同水滴渗入干涸的土地,悄然潜入崤山周边杨氏势力根深蒂固的乡野。

随着杨氏组织的大军开始攻山,陈皓与张梁也争分夺秒的开始了行动,他们知道,必须尽快在杨氏的后方闹出足够大的动静,吕布那边的崤山营地才足够安全。

他们避开防御相对严密的中心庄园,专门挑选那些杨氏旁支管理、剥削尤其酷烈,或者近期因抽调壮丁而防御空虚的边缘田庄。

张梁利用自己地公将军在底层民众中残存的声望,以及黄巾军最初平等、太平的口号,在田间地头、破败村落里,与佃户、流民同吃同住。

在陈皓的指点下,他不直接命令,而是引导他们诉说自己的苦难——

“交了租子还剩多少?”

“去年冬天饿死了谁?”

“杨家少爷看上了你家女儿,后来呢?”

血淋淋的现实,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能点燃仇恨。

然后,在摸清情况并初步串联后,他们会选择一个夜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目标田庄的管事房或小型粮仓,将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庄头管事擒杀,将粮食当场分发给参与和围观的贫苦农民。张梁会站在粮堆上,大声宣告:“这粮食,本就是你们种出来的!乞活军为你们做主!想要活命,就跟我们走,去一个能自己当家作主的地方!”

对于愿意跟随的流民,张梁迅速进行初步编组,设立临时队长,强调纪律。

他们如同滚雪球般,一支支小的流民队伍被发动起来,汇聚成一股股洪流。

二人带着新发动的流民,在弘农杨氏的后方的山脉中,再次构筑出了一片新的营地。

新根据地的初期生存,依然依靠从杨家田庄持续获得的物资。

但陈皓强调,抢掠的目标必须严格限定为杨氏及其附庸的粮仓、库房,严禁骚扰普通自耕农,更不许滥杀。

每一次行动,既是为了物资,也是为了扩大影响和锻炼队伍。

在张梁二人卓有成效的工作和陈皓的统筹下,望北营以惊人的速度建立并充实起来,短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上千新附流民,成为了嵌在杨氏势力范围内的又一根钉子,有效地分散和牵制了杨家的注意力。

就在张梁这边如火如荼地开辟新根据地时,一些不和谐的消息开始传到陈皓耳中。

哨探和来自更远地区的流民带来消息:在崤山更外围的一些区域,尤其是通往洛阳的商道附近,出现了几股新的土匪。他们同样打着乞活军或者乞活相关的旗号,袭击过往商旅,甚至攻打一些小型村落,无论对方是豪强庄园还是普通聚落,皆行抢掠之事,手段酷烈,与乞活军严格限定目标,其余秋毫无犯的行为大相径庭。

张梁得知后,不以为意,反而有些欣喜地对陈皓说:“陈先生,看来我等乞活之名已传扬开去,天下苦寒之士皆景从而效仿!同道中人越来越多,何愁大事不成?”

陈皓闻言,脸色却瞬间沉了下来,眉头紧锁,摇头道:“张将军,此事绝非幸事,乃是大患!”

他详细解释道:“这些人,绝非同道。

他们不过是借我乞活军浴血厮杀挣来的名头,行打家劫舍之实的匪类!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无论是豪强还是平民,皆抢掠杀戮,这会将所有仇恨和目光,都吸引到我们头上!”

陈皓的语气异常凝重:“官府、豪强,乃至普通百姓,不会去仔细分辨谁是真正的乞活军,谁是冒名的匪徒。

他们只会认为,所有打着乞活旗号的都是穷凶极恶的土匪!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一点民心基础,很可能被这些蛀虫败坏殆尽!他们这是在给我们树敌,是在掘我们的根基!”

张梁并非蠢人,经陈皓一点拨,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上的喜色褪去,转为愤恨:“这些鼠辈!安敢如此败坏我等名声!陈先生,不如让某带一支人马,去将这些冒名顶替的渣滓剿灭干净!”

陈皓沉思片刻,道:“剿,是肯定要剿的。但需分清主次,更要让世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乞活军。此事我需与大哥商议,或许……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向天下昭示我乞活军宗旨与原则的机会。”

与此同时,杨彪接到后方田庄接连遇袭、粮仓被抢、甚至有些庄园被焚毁的报告,又惊又怒!

前方大军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后方根基却被掏掠,这仗还怎么打?他这才深切体会到,这崤山贼的狠辣与难缠,根本不与他正面交锋,而是专挑他最痛的地方下手!

眼看家族根基动摇,杨彪再也顾不得什么颜面和之前的龃龉,不得不派出快马,带着他的亲笔信和更加丰厚的承诺,去追赶已经后撤了一段距离的董卓。

信中,杨彪一改之前的倨傲,语气近乎恳求,承认之前“沟通有误”,承诺足额甚至加倍供应粮草军饷,并许以剿匪成功后的大量钱粮土地酬谢,只求董卓能立刻回师,与他合力,先剿灭心腹之患!

而此刻的董卓,在李儒的分析下,也正乐得看杨家和乞活军互相消耗。接到杨彪这封近乎服软求救的信,董卓得意地哈哈大笑。

“文优,你看如何?”

李儒微笑道:“明公,火候已到,杨家已知痛,此时回师,此前的一切损失,都能在杨家身上找补回来,杨家日后亦不敢再轻易掣肘,当救!”

“好!传令,前队变后队,回师崤山!”董卓笑道。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刚刚撤离不久的西凉大军,再次浩浩荡荡开回崤山脚下。

与此同时,杨家的近万联军也抵达了另一侧。

崤山之上,是凭借天险和灵活战术苦苦支撑、却也让敌人不敢小觑的乞活军主力。

崤山之东,是心怀鬼胎、既想剿匪又怕被消耗的西凉董卓军。

崤山之西,是根基被动摇,急于复仇与解决后方的麻烦,又不得不依赖董卓的弘农杨氏联军。

三方势力,围绕着崤山,形成了一个极其微妙而危险的平衡。彼此牵制,彼此算计,谁都不敢率先全力出手,生怕为他人做了嫁衣。原本简单的剿匪与反剿匪,已然演变成了一场复杂的三方博弈。

陈皓站在山巅,看着山下旌旗招展、互为犄角却又明显互不信任的两座大营,对张梁淡然道:“张将军,他们人虽多,却心不齐。而我们在后方的这支队伍,虽然实力比起大哥率领的主力弱了不少,但却也能让他们无暇他顾,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就在崤山脚下两座大营旌旗招展、人马喧嚣之际,在董卓军营地的角落,一座不起眼的营帐内,一位身着普通文士袍、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中带着几分疏离的中年人,正独自对着一幅简陋的司隶地图沉吟。

帐外是西凉兵卒的喧哗与战马的嘶鸣,帐内却是一片诡异的宁静。

中年文士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崤山及其周边区域。

他那总是半开半阖、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眼眸中,此刻却闪烁着洞察一切的精光。

“妙啊……当真是一盘精妙的三方弈局。”中年文士低声自语,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

他已然通过各方情报和战场态势,将陈皓的布局看得清清楚楚:

面对杨家万人大军的压力,陈皓没有选择硬碰硬,反而派人深入敌后,发动流民,专攻杨家最脆弱、也最在乎的田庄粮仓。

此举不仅获取了生存物资,更迫使杨家不得不分心,甚至拉下脸来求董卓回师。

陈皓准确地把握了董卓与杨家之间深刻的互不信任。

他的一系列行动,看似针对杨家,实则每次都巧妙地影响了董卓的决策。

火烧山林激化董杨矛盾,劫掠田庄逼迫杨家求援,最终让董卓这头猛虎和杨家这头地头蛇不得不再次合作,却又彼此提防,谁都无法全力对付山中的乞活军。

“呵呵,有趣。”中年文士轻轻叩着地图上的崤山,“深谙人心、势变,于绝境中,竟能凭借如此微弱之力,撬动董卓、杨氏这等庞然大物,使其相互掣肘,为自己争得喘息之机……这份机变与魄力,远超寻常豪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