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僧人道衍(也就是姚广孝)穿了件朴素的僧袍,身上带着一路奔波的风尘,却又透着谋士特有的沉稳劲儿,快步走进了书房。他在离皇帝的御案还有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弯腰合十行礼,动作从容不迫。

“皇上!贫僧回来复命了。“

虽说赶了好长一段路,姚广孝的声音依旧平和,只是隐隐带着点疲惫,眼里却闪着完成重任后特有的睿智光芒。

“贫僧按旨意把西南的军务协调妥当后,一刻也没敢耽搁,拿着皇上的密旨就日夜不停地赶往云南,和奉命征讨云南的沐英将军见了面,帮他一起筹划作战方略。现在皇上交代的收复云南的战略布局已经全都安排好了,沐英将军也把前线的军务部署妥当,就跟着贫僧连夜赶路回了京城。这会儿,沐将军正在午门外等着皇上召见呢!“

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道冲破迷雾的阳光,一下子照亮了这间正谋划军国大事的书房。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他脸上没有意外,也不只是单纯的高兴,更多的是一种“终于等来了“的尘埃落定之感。之前对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招抚和威慑,不过是为最终动武扫清障碍、创造时机罢了。而朱元璋一直等的,就是时机完全成熟的这一天!只有这样,他才能以帝王的身份独断乾坤,发动最后的总攻!

东南沿海的倭寇要防,漠北残存的元军是威胁,西南那片割据势力更是眼中钉......这些看似盘根错节的局面,在听到“沐英“这个名字和云南的战报时,在朱元璋脑子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整合、推演,最后形成了一个无比清晰的计划——这个计划能彻底平定西南,完成天下统一,绝对是普通大臣想都想不到的大手笔!

“好......“朱元璋站起身,声音沉稳,却藏不住难掩的赞赏,“可算等到了!“

“传旨!“他眼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扫过殿中瞬间神情紧绷的太子朱标和毛镶,“在武英殿,咱要马上见他!“

......

沐英,这位刚被任命的征南将军,穿着一身崭新却让他倍感庄重的二品武官朝服,走在宏伟又陌生的皇城御道上。他的脚步稳得很,每一步都踏得扎实有力——这是多年沙场征战养出的习惯,不管脚下踩的是云南的瘴气之地,还是金陵皇城的金砖御道,他都绝不会乱了分寸。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朝服里面的贴身衣服,早就被汗水浸湿了。这次奉诏回京城,对他来说,可不只是简单的述职,更是关乎西南大局的关键汇报。

还记得当初,一支一看就是天子亲军的精锐骑兵,无视沿途所有关卡查验,直接冲到了他在云南的帅府外。那一刻,整个军营都静得吓人,连大气都没人敢喘。那不是云南都司的兵,更不是哪个土司的人,那面在风里猎猎作响的旌旗,就像一道从京城直接递过来的无声命令,让所有将士都屏住了呼吸。

从队伍里走出来两拨人。领头的是个穿御赐飞鱼服的中年官员,气度威严,身后跟着十二名神情冷峻、纪律严明的天子亲军,走路的脚步声都像敲钟一样掷地有声。而在他旁边,落后半步的地方,跟着的是穿绯红色官袍的云南布政使。

要知道,这位布政使在云南可是说一不二的封疆大吏,可今天却恭恭敬敬地跟在京城来的官员身边,脸上满是庄重,看对方的眼神里全是敬畏。这一幕,让沐英心里一紧——布政使是他打理云南事务的重要搭档,平时办公配合得挺好,今天却对来人这么恭敬,可见这位京城要员的身份有多尊贵!

沐英顿时生出一股庄严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皇上的旨意到了!终于等来了皇上的下一步指示!这两个念头像清泉一样流过他的心头,他第一反应不是慌,而是立刻明白过来:皇上要对西南局势下大决心了!大明刚开国,到处都在恢复元气,皇上稳住中原后,现在要集中精力解决西南边陲的问题,彻底安定下来了!派这么隆重的使者来传旨,这里面的深意,可得好好琢磨!

“国之柱石“!这四个字让沐英心里猛地一震,腰杆挺得更直了。他太清楚这四个字的分量了——这是皇上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啊!

特使接着用庄重的语气说:“皇上还说,顶梁柱闲置不用,对国家可没好处。这次召你回京城,是有一件关系国家命运、能安邦定国的大事,要当面跟你商量定夺。“

说完这话,特使就不再多言,只是严肃地站在原地,等着沐英回应。没有催他,也没有施压,就只是传达这份来自金陵皇城的郑重召见。

沐英脑子里飞快地转着,但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怎么才能不辜负皇上的期望。皇上根本不用多解释,特使这阵仗就已经说明一切了。那句“关乎国运,经天纬地的大事“,在沐英听来,是皇上沉甸甸的信任——既意味着他能继续为国家效力,更可能要承担更艰巨的任务。而最终的决定权,全在远在金陵的洪武皇帝手里。

犹豫?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沐英立刻压了下去。他手下的南征将士,在皇上统一天下的大计划里,本来就是执行命令的利器。他心里清清楚楚,要是自己有半分犹豫,就是辜负了皇上的信任。效忠皇上,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面对这份厚重的皇恩和托付,自己过去所有的战功和付出,都显得不值一提了。

沐英对着姚广孝深深地,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郑重地躬身行礼。

他并不完全相信皇帝召他回京只是为了“商议西南经略“,在他听来,这更像是对一把战刀说“我要用你开疆拓土,你最好锋利些“。

可他同样感到一阵振奋!

他曾多次见识过朝中那些繁文缛节的低效,而当今圣上却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展现出了惊人的决断力。

更重要的是,陛下竟然派出了心腹谋士姚广孝亲自前来,而不是通过兵部例行公事地下达一道调令!

在陛下眼中,他沐英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边将,而是一个值得动用最核心的智囊来亲自迎接的重臣!

这是何等的重视,又是何等的信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