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第二天上朝,群臣无事。

主要是昨天的事情太劲爆了,他们不想用新鲜的事情将它盖住。

只要没有新鲜事,那件事就一直新鲜,一直有嚼头。

退朝之后,扶苏和苏晨同时来到御书房。

扶苏向嬴政讲了王元和大坎子村的事情,苏晨则在一旁等待。

嬴政听完,问他:“诬陷的事,也确定是他做的?”

扶苏回道:“是的,父亲。”

嬴政没说话。大坎子村的事,是想让扶苏担上贪污赈灾粮的污名。

回城遇到的两件事,虽然很小,却连续闹了三次,也是为了败坏扶苏的名声。

王元为什么要害扶苏?是不想让他继位?

可是扶苏不继位,朕又不可能让你王家人继位。

或许是赵高的替罪羊?

“有没有证据证明王元是替赵高办事的?”嬴政又问扶苏。

扶苏摇了摇头,“没有确凿证据,只是一些口供。”

【总有一天,口供会变成实供,我要替扶苏把他弄死!】

嬴政还在思索的时候,忽然就听到苏晨的声音。

这个苏晨还真是,格外的护短。

嬴政本来想直接找个理由赐死赵高,但现在听苏晨这么一说,反而迟疑了。

“扶苏,朕是打算随意找个借口杀了赵高,你怎么看?”

扶苏心中一动,这是父亲第一次这么明显的为了自己“无故”杀人吧?

扶苏的心蠢蠢欲动,很想接受啊!

可是,他刚刚和父亲一起建立起的口碑,不想破坏掉。

当然最主要的是,抓住实证赐死赵高,就能震慑一下其他大臣。

扶苏绝对不会放过能吓死这帮老骨头的时机。

“父亲,儿子想看看赵高还能出什么花样?”

“他现在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败坏儿子的名声,儿子想知道他的底线是什么。”

底线当然是杀了你啊!朕的傻儿子。

嬴政吐槽了一番,可能年轻人喜欢冒险吧,算了,他老了,不想劝了。

大不了给他多派一些影卫好了。

嬴政的影卫有多厉害,六国余孽很清楚。

嬴政多次离开皇宫去外面,他们制造了多少暗杀的机会。

可是没有一次成功。

【不用知道他的底线,我告诉你,他的底线就是借刀杀人。】

【他曾经就借胡亥的刀把你弄死了。】

【现在把你弄的身败名裂,把胡亥弄上位,他就能把你弟当傀儡了。】

【这个赵高可真够恶心的,你们家的江山,他一个宦官还想要?】

嬴政:心里的火气蹭蹭蹭的往上冒是怎么回事?

我老嬴家是没人了还是怎么着?

被一个没有后代的宦官搞成这样?

嬴政真恨不得立即处死赵高。

给扶苏送影卫是必须的,但是,在折磨赵高这事上,他必须不能旁观!

扶苏汇报的事情让嬴政和苏晨都处在极端暴怒的边缘。

过了许久俩人才都慢慢缓和的下来。

苏晨躬身向嬴政行了一礼,说道:

“陛下,造纸厂,坊,已经建好了,现在需要五十人,还请陛下恩赐。”

请恩赐?嬴政快被苏晨气笑了。

朕不就是要你一点纸么?

你还上朕这要钱来了?

你去外面问问,谁敢到朕来要人?

谁?有谁?朕真是皇帝做到头了,什么事都能遇见。

【半天不说话,是不是不想给啊?】

【我就知道嬴政小气,没想到连五十个人都不给。】

【看来问他要纸钱的时候,成本必须再往上提一提!】

就这?还朕小气?朕命令你在把心里话重说一遍!

扶苏见俩人都不说话,便插嘴道:

“父亲,先生在咸阳呆的时间少,又外出两三个月,认识的人确实少。”

胳膊肘子向外拐的臭小子!嬴政简直懒得跟儿子说话。

“朕可以给你人,但是你要保证,给我多给一成的纸。”

苏晨眼睛一亮,又故作为难道:

“啊?陛下,已经给你很多了......行行行,臣给,臣一定给!”

苏晨做出为难的样子,又做出被强权欺压的样子,成功让嬴政满意。

【给你就给你,反正打包卖给你就当销售出去了。】

【我早就想好了,卖皇宫的价格跟零卖价格保持一致!】

【一分钱的亏都不能吃,谁吃亏谁傻。】

嬴政成功吐血。看来在付钱的时候,朕还得再辛苦跟他砍一番价才行。

说完正事,俩人告退。

嬴政一个人坐在书房,又想起赵高。呵,赵高!

之前想折磨就得一定得折磨。嬴政的折磨直接又粗暴。

再来一天上朝,赵高就被人打断了腿。

坊间都流传,他跑去看一对夫妇睡觉,被捉住了。

以至于朝会之前,各大臣聚在一起,一直有大臣发出“嗤嗤”的笑声。

“这个赵高,自己不行,就过过眼瘾吗?”

“费那劲干啥呀,花钱去那倌子里,什么样的看不到?”

“他要是想看可以找我啊,我给他现场表演。”

“大人你如此热心,你家夫人可知道?”

几个大臣相视间,都笑了起来。

苏晨也被惊的一脸懵。

昨天还说道赵高,赵高今天就出事,难道真应了后世的那句话?

“大秦地邪,只敢说,不敢嚼。”

后世时,“嚼”已经演化成骂人、诅咒的意思。

只有后面来的嬴政一脸漠然,甚至问起了一旁的侍从,赵高为何不在。

侍从一脸郁闷,赵高不是专门跟陛下说了请假么?

可是他还是当着众大臣的面,高声道:

“回禀陛下,赵大人,告病在家。”

嬴政更茫然了:“诸位爱卿,有谁知道赵大人是何病?”

其他大臣们面面相觑。

陛下这是关心赵大人?毕竟他可从来没关心过大臣们生病的事。

最多在得知告病后,让人派宫中的医者去看病。

如果陛下是关心,他们就不能贸然说出来。

不能站错队啊!陛下明明关心,你却跑去说实情,让赵高蒙羞,让陛下尴尬,那可不就是站错队?

嬴政对他的大臣很了解,看他们互相对望却都不说话,就知道在顾忌。

“大胆说,朕最近烦闷,想听听实情。”

大臣们听出来了一点意思。

烦闷,想听听八卦。要实情,就是要绝对真实的八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