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缓缓转过身,当正脸暴露出来的时候,两个官员傻眼了。
跪直的身子瞬间瘫软在地上。
这不是扶苏!他竟然不是扶苏!
这说明什么?那姑娘从始至终都哭错了人!
是从在街上开始,就哭错了人!
人都哭错了,还谈什么卿卿我我?还说什么小两口?
俩个官员感觉自己被敲了一闷棍,整个脑袋都嗡嗡的。
倒了,这回真倒了。
不是扶苏倒了,是他们俩,倒了,完蛋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进攻,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了。
如果所料不错,他们俩活不过今晚。
俩人眼神空洞,脑袋放空。
嬴政用脚踢了踢他们,“怎么不说话了?”
这就完了?嬴政不太满意。
结尾得做好啊,这场戏很不错呢!
俩官员如梦初醒,可是他们能说什么呢?
俩人闭上嘴巴,都跪倒在地上。
嬴政好笑的看着,“这么大的礼?”
苏晨翻了翻白眼。
【戏都看完了,做点正事好吗?】
【接下来我不演了,该我休息了,扶苏又不是我儿子。】
苏晨把舞台留给嬴政,让人带主犯、从犯们下去。
从他们嘴里抠不出什么,反正就是有人给钱。
问谁给的钱,不知道,不认识,不记得脸。
现在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两个当官的了。
嬴政听到了苏晨的心声,才遗憾的接受现实。
扶苏从偏殿出来,面色平淡的看着嬴政。
但嬴政知道,虽然扶苏面色平淡,但是如果他这个父亲不处理好,儿子肯定不高兴。
虽然他很少在意他是否高兴,但自从出了胡亥的事情,嬴政面对着这个儿子,还是十分心虚的。
嬴政又踢了踢两个官员,“说吧,为什么要不余遗力的给朕的儿子泼脏水?”
两个官员再没有了刚刚的气势,都老老实实答话。
“有人承诺,扶苏下台就给我们俩升官。”
“我收到的信息也是这样。”
嬴政点点头,接着问:“是谁给你们说的?”
其实嬴政心里有个人选,那就是胡亥。
可是他真心不希望是这个儿子。
苏晨他们也猜测过,也认为应该是胡亥的手笔。
只不过善于利用舆论优势,这一点,倒是跟城外的伪难民有点像。
苏晨觉得有什么线索在他脑中闪了一下,却又很快被他压下去。
大坎子村,应该不是胡亥的。
他没有这么大的手笔,从年龄来看,也做不出这么久的布置。
俩个官员一愣,有点不敢说。
一个官员想提个条件:“陛下,如果我们说了,能不能保证家眷平安?”
嬴政哈哈大笑起来,“让朕想想,你的意思是,你陷害朕的儿子,还想跟朕谈条件?”
那官员赶紧砰砰砰磕头,“陛下饶命!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说,微臣这就说!”
“是王元!王元让我这么做的!”
“王元?”嬴政咀嚼着这个名字,听着有点耳熟。
有聪明的侍从凑了过来,“是赵高大人的义弟。”
苏晨和扶苏都齐齐愣住。
王元?赵高?难道是王元不仅听从于赵高还听从于胡亥?
或者说,赵高听从于胡亥?
又或者是王元/赵高单独行动?
如果是最后一个可能,那么,大坎子村背后的人,不就出来了么?
只有赵高/王元才最符合啊。
苏晨忽然期待起明天来,明天,大坎子村的主要负责人就会被押送回城了。
扶苏大概和苏晨想到了一块,过了最初的震惊,他也冷静了下来。
嬴政还在独自思考:王元为什么要陷害扶苏?
是替赵高,还是替胡亥?
他想不明白,看向苏晨,没什么用,一脸沉思。
他又看向扶苏,啧,早看腻了,还是那张脸,没有什么表情。
嬴政让侍从将两个官员带下去,秘密看押。
才对苏晨说:“苏大人,你怎么看?”
这里不是朝堂,还关系到你的学生,你该说什么就老实给朕说啊。
【我怎么看?我用眼睛看啊。】
【我再怎么看,现在也没话对你说。】
嬴政听的直皱眉,全是废话。
苏晨点了点下巴,说道:“陛下,臣估计这次的事情和大坎子村的事都是一人所为,臣想,等明天犯人到咸阳,应该就能审出来了。”
扶苏也跟着说,“父亲,他们都善于使用舆论影响,儿子也觉得应该是一人所为。”
嬴政本来不打算放过苏晨,但听儿子这么一说——
好吧,那就等着吧。
扶苏接着说:“父亲,事关赵高,还请父亲......”
还好今天赵高不在。
嬴政一挥手,“放心吧。”
臭小子,以为自己出去历练了几个月就比你爹都厉害了?
还对朕嘱咐起来了。
不过嬴政还是十分欣慰,这说明什么?
朕的儿子有心眼了,不再是个木头桩子了。
终于可以回家了,扶苏带着苏晨、占卜师一起向嬴政行礼,告退。
占卜师一出宫们就打马往家赶,扶苏和苏晨也都差不多急。
他们特别急,很急!急的想赶紧回家,然后,睡死过去。
今天一天遇到的事情,够他们说三个月的了。
果然,回到家的苏晨根本没空看土豆、辣椒,也没空看他造纸的后院,简单洗漱一下,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朝。
虽然有了昨天下午加昨天晚上的补觉,扶苏和苏晨依然困顿无比。
于是,熟悉的一幕再度闯进嬴政的眼睛里。
扶苏顶着不济的精神,仍然笔直的站着。
苏晨躲在扶苏的身后,摇摇晃晃,一看就是睡着了。
朕的朝堂,对苏晨来说,从来都没香过。
嬴政扫了一眼,就对下面站着的百官说道:
“昨天扶苏赈灾回来,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大臣们喜气洋洋,都激动的想要说话。
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从扶苏离开的第二天就开始等!
没办法,扶苏可是最佳的入手点。
没有了他,嬴政连简单的问话都没有。
只是例行公事,让他们说事。
可是他们哪有什么事啊?
可折磨死他们了。
现在可是表现的最佳时机。
赶紧夸,可劲的夸!
谁不知道扶苏这次赈灾有多成功!
那些难民都快把扶苏供起来了呢!
而且扶苏以一人之力,把陛下的名声都改过来了!
这事还没当着扶苏的面夸呢!
可是,当各大臣正准备躬身说话时,一个声音响起。
“陛下,臣听闻,大公子一回来就惹了两个官司。”
“纵马伤人,还有,调戏良家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