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还随玉帝出了凌霄殿,一路往弥罗宫去。
此刻踏在通往弥罗宫的云径上,才知这天帝居所的排场竟远超想象。
行至宫门前,见两条金龙盘旋于朱红宫柱顶端,龙鳞泛着细碎金光,龙息喷吐。
陈还不过玄仙修为,只觉那气息压得自己仙力都难以运转。
宫门两侧立着数位金甲神将,个个面无表情。
陈还凝神去探他们的修为,却只觉眼前一片混沌,连半分气息都窥探不出。
“此乃弥罗宫守将,修为最低亦是金仙。”
玉帝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淡淡开口,语气里听不出喜怒。
陈还心中一凛,忙收回目光,垂首跟在玉帝身后踏入宫内。
殿内更是恢弘,地面铺着墨玉金砖,穹顶悬着混元琉璃灯,灯芯跳动的不是凡火,而是凝练的道炁,灯光洒下,竟让陈还浑身仙力都变得柔和起来。
殿中没有过多陈设,只在正北方位设着一张盘龙宝座,宝座两侧各立一根盘龙柱。
“坐吧。”
玉帝走到宝座旁的一张云榻上坐下,指了指旁边一张铺着云锦的石凳。
陈还忙躬身谢恩,小心翼翼地坐下,只敢沾着凳边,脊背挺得笔直。
他能清晰感受到殿内弥漫的威压,那并非刻意释放的气势,而是玉帝常年执掌天道、自身修为沉淀下的自然威慑,让他连呼吸都不敢太急促。
正思忖间,玉帝忽然开口,语气漫不经心,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你下界时,遇东皇太一,他倒也算大方,给了你不少宝物吧?”
陈还猛地抬头,心中惊涛骇浪。
东皇太一赠宝之事,他从未对旁人提及,连太乙救苦天尊那里,也只说过相遇的经过,未提宝物细节,玉帝怎会知晓?
况且那日东皇太一带自己所处空间与外隔绝,玉帝怎么知道?
难道自己下界的每一步,都在玉帝的注视之下?
他不敢隐瞒,连忙起身,从储物袋中取出那只泛着宝光的葫芦,双手捧着递上前。
“回陛下,东皇太一确实赠了臣一件前辈至宝,便是此葫芦。”
玉帝抬了抬眼,目光落在葫芦上,不过一瞬便移开,淡淡道。
“此葫芦乃东皇太一以太阳真火淬炼万年而成,内含一缕本源真火,寻常仙神触之即焚,你修为尚浅,不可轻易动用。”
说罢,抬手一挥,葫芦便自动飞回陈还手中。
“臣谨记陛下教诲。”
陈还接过葫芦,心中的疑惑更甚。玉帝不仅知道赠宝之事,连葫芦的来历与威能都了如指掌,是他法力高深到能看透万物,还是三界之内真的没有能瞒过他的事?
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玉帝端起一旁的玉杯,抿了口仙酿,缓缓道:“朕执掌天道至今,已历一千七百五十劫,三界之内,大到诸神争辩,小到凡间蝼蚁迁徙,皆在天道推演之中,无有不知。”
陈还心中一动,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若三界之事皆在玉帝掌控,那孙悟空日后拜师菩提老祖、习得神通之事,他岂会不知?
可既然知晓,为何还会有后来大闹天宫之事?
天庭大能如云,怎会容一个太乙金仙修为的猴子放肆?这背后,定然有更深的谋划。
不等他细想,玉帝又道:“你拜入青华大帝门下,习得天仙正宗,又在下界广积功德,立长平仙庙护佑一方。朕念你心善,且有功于三界,便特许长平为你道场,日后你分身常驻于此,也方便护持那二十万护境鬼军。”
“臣谢陛下恩典!”
陈还连忙躬身行礼,心中却清楚,这道场既是恩典,或许也是一种牵绊。
玉帝放下玉杯,目光落在陈还身上,语气多了几分郑重。
“只是你修为太低,如今堪堪玄仙,日后随侍朕左右,若遇强敌,连自保都难,更遑论替朕分忧。朕今日便为你讲道,助你早些突破境界。”
陈还心中一喜,不管玉帝日后有何算计,能得天帝亲自治道,这可是天大的机缘,寻常仙人求都求不来。他当即跪伏在地。
“臣多谢陛下垂怜,愿聆听陛下大道!”
玉帝微微颔首,抬手一挥,殿中忽然泛起淡淡的霞光,无数玄奥的符文在霞光中流转,道音随之响起。
“至真真体,上圣圣机,寓真一之妙,于记述之余,示解脱之门。于赞扬之际,辞意互摄,理事交参,味之者神洽太和,诵之者心离诸漏……”
起初,陈还只觉道音玄之又玄,字句皆懂,可连在一起却如坠云雾。
他急忙收敛心神,将玉帝的道音与自身修炼的《青玄九阳天仙诀》相互对照,试图从中寻出脉络。
渐渐地,他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眼前浮现出“气”的流转——从先天一炁衍生出金木水火土五气,五气在胸中盘旋,时而冲突,时而交融。
不知过了多久,霞光渐渐淡去,又重新亮起,往复循环。
陈还沉浸在道境之中,全然不知时间流逝。
凡间早已过了一年。
期间玉帝曾数次起身,前往凌霄殿与文武仙官议事,每次归来,见他仍在悟道,都未曾打扰,只是静静坐在一旁。
终于,在一道璀璨的金光从陈还眉心迸发时,他猛地睁开眼,只觉胸中五气忽然变得温顺起来,不再相互冲撞,而是如五条游龙般盘旋凝聚,周身仙力也随之暴涨,原本玄仙境界壁垒,此刻竟如纸糊般破碎。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只觉浑身轻飘飘的,却又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连目光都比之前锐利了几分。
正欲向玉帝道谢,却见玉帝恰好从殿外归来,见他醒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短短一日便勘破玄仙桎梏,凝出胸中五气,得证太乙真仙。果然不愧是天道气运所钟之人。”
“天道气运所钟”?
陈还心中猛地一震,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让他瞬间清醒。
自己能从凡间修士飞升,被封为卷帘大将,又得太乙救苦天尊收为弟子,甚至今日能得玉帝亲自治道,难道都不是巧合?
而是因为自己身负“天道气运”?这气运,又与西游有何关联?
难道自己从一开始,就是被天道选中的“棋子”?
玉帝仿佛没看到他的震惊,目光深邃如渊。
缓缓道:“卷帘大将,你方才悟道时,周身气运与天道隐隐呼应,想来是对天道之机有所感应。你……可知晓天道安排?”
陈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知晓”,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能知西游之事。
说“不知晓”,以玉帝的修为,定然能看穿他的谎言。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选择沉默,垂首而立,不敢与玉帝对视。
玉帝见状,倒也没有深究,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其一。天机不可尽推,纵使是朕,也无法看透所有定数,凡事皆有一线生机。你若真能感应天道,便早做谋划吧。要知道,天道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却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一线生机,终究在你自己手中,好好参悟。”
陈还细细咀嚼着玉帝的话,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明悟。
玉帝似乎并非要强行将他推入“西游”的定数,反而像是在暗示他,即便有天道安排,也能凭自己的选择破局。
只是这“一线生机”究竟在何处,他如今还无法看透。
不等他细想,玉帝抬手从袖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根通体漆黑的长杖,杖身刻满了云纹与符文,顶端镶嵌着一颗淡金色的宝珠,虽看似朴素,却散发着厚重的威压。
“你得东皇太一赠宝,朕若不表示,倒显得朕小气了。此乃降妖宝杖,由月宫梭罗仙木炼制而成,重五千零四十八斤,乃后天至宝,今日便赐予你。”
陈还连忙接过宝杖,只觉入手沉甸甸的,杖身传来一股清凉的气息,瞬间平复了他心中的躁动。
他刚想开口,询问关于西游的疑惑,却被玉帝抬手制止。
“你想问的,朕都知道。”
玉帝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只是有些事,即便告诉你,以你如今的修为,也无力改变,反而会乱了你的道心。朕不追究你是如何知晓天道定数的,也不管是不是青华大帝泄密于你。你如今是他的弟子,朕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指点你一二。日后能否超脱定数,全看你个人缘法。”
“臣明白。”
陈还躬身应道,心中虽仍有疑惑,却也知此刻不宜再追问。
玉帝摆了摆手。
“退下吧。对了,那定魂琉璃盏,日后也算你的法宝,好好收着。”
陈还心中又是一动。
琉璃盏本是天庭之物,如今玉帝竟将它赐给了自己?那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会再因为“打碎琉璃盏”而被贬下界?
可这样一来,他原本已知的“被贬流沙河”的宿命,反而变得未知起来。若不是因为琉璃盏,那自己日后又会因何被贬?
无数念头在脑中盘旋,他却不敢再多言,只能再次躬身行礼,捧着降妖宝杖与琉璃盏,缓缓退出弥罗宫。
陈还的心境,已与来时截然不同。
前路漫漫,唯有提升修为,才能在这波谲云诡谲的天道棋局中,寻得那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