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饭馆,只见这美猴王正朝着城西的方向跑去,速度极快。
他没有立刻追上去,而是腾空而起,朝着城西的群山飞去。
飞到灵台山附近,他低头望去,只见这座山并不算高。
山上看起来与其他山峰并无不同。
目光扫到山后时,却发现山后竟是一片茂密的桃林,桃花盛开。
这不正是西游记中记载的,灵台方寸山后桃林的景象吗?
陈还心中一喜,连忙按下云头,落在桃林边。
“看来这里就是灵台方寸山了,这雾气想来是用来掩人耳目的。怪不得西牛贺州鲜有人知方寸山,想来是菩提老祖刻意隐藏了此处。”
陈还不敢贸然使用仙法腾云驾雾,恐有不敬,冒犯到菩提老祖。
收起祥云,徒步沿着桃林旁的小路往山上走。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歌声清亮,带着几分洒脱不羁。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陈还心中一喜:这是樵夫唱的《满庭芳》!看来前面的就是引悟空上山的樵夫了。
他加快脚步,往前走了几步,果然看到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樵夫,肩上扛着一捆柴,手里拿着一把斧头,正一边唱歌,一边慢悠悠地往山下走。
陈还连忙上前,拱手行礼。
“老大哥,冒昧打扰。敢问此处可是菩提老祖的居所?”
樵夫闻言,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陈还一番,眼中满是疑惑:“你是来拜师的?”
樵夫记得之前商谈好,自己来接引孙悟空上山,也算顺应天道,全了人族与孙悟空的因果。
祖师说过,近日会有一个猴子前来拜师,怎么来了个仙官模样的人?
而且这人还知道菩提祖师的名号,莫非是祖师的旧识?
樵夫虽然疑惑,却还是点了点头:“正是。”
他心里暗自思忖:这人若是祖师的旧识,自己还是别多问了。而且算算时间,那猴子也该到了,自己若是在这里耽搁太久,万一错过了猴子,误了事,可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樵夫不再理会陈还,扛起柴,拿着斧头,转身就往密林深处走去,很快便消失在了树林里。
陈还看着樵夫的背影,有些无奈。
这樵夫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不指引自己上山也就罢了,怎么还走了?
若是等会儿悟空来了,没人指引,岂不是要错过拜师的机会?不行,不能因为自己的到来,打乱了悟空的机缘。
陈还连忙转身下山,刚走到山脚下,便看到美猴王正站在路口,挠着头,四处张望,显然是不知道该往哪条路上山。
陈还心中一动,连忙摇身一变,化作了樵夫的模样,身上穿着粗布衣衫,肩上扛着一捆柴,手里拿着一把斧头,然后清了清嗓子,学着樵夫的语气,唱起了《满庭芳》。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猴王听到歌声,立刻转过头来,看到陈还,眼睛一亮,连忙跑了过来,对着他作揖,然后指了指山上,问道:“大哥,这厢有礼了。这可是灵台方寸山?山上可有一个菩提老祖?”
陈还点了了点头,故意粗着嗓子说道:“你这猴子倒有灵性,想来是找菩提祖师拜师的吧?顺着这条山路往上走,过了三道石阶,便可见祖师的道观了。”
美猴王闻言,兴奋得抓耳挠腮,对着陈还连连作揖,然后转身就往山上跑,生怕晚了一步祖师就不收他了。
陈还看着它的背影,暗自松了口气:还好赶上了,没误了它的机缘。
他正打算离去,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两道清脆的声音。
“这位上仙,请留步。”
陈还心里咯噔一下,转身望去,只见两个身着青色道袍的童子站在不远处。
这两个童子显然是菩提老祖座下的弟子。
“两位小仙童,不知有何指教?”
陈还故作疑惑地问道,心里却暗自盘算:莫不是自己差点干扰到悟空拜师,险些坏事,这菩提老祖要问责?
左边的童子微微一笑:“我家祖师有请,还请上仙随我们上山一叙。”
陈还不动声色道:“祖师找我一个砍柴的樵夫做什么?怕是认错人了吧?”
右边的童子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祖师既让我们来请,自然是没认错的。上仙不必多问,随我们上山便知。”
说罢,便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还见状,知道躲不过去,索性不再伪装,心中暗道: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他跟着两个童子往山上走,与前面的悟空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
山路比想象中难走,走了约莫一个时辰,陈还才看到前方隐约露出一角道观的飞檐。
又走了片刻,一座古朴的道观出现在眼前。
道观的大门是用千年古木制成,门上刻着“灵台方寸”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隐隐透着一股道韵。
门前没有守卫,只有两只石狮子蹲在两侧,石狮子眼中镶嵌着两颗夜明珠。
两个童子引着陈还走进道观,穿过前殿,来到一处偏殿。
偏殿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石桌和几把石椅,桌上放着一壶茶和两个茶杯,茶水还冒着淡淡的热气。
“上仙在此稍候,祖师处理完事情便来见你。”
左边的童子说完,便与右边的童子一同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殿门。
陈还走到石桌旁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茶水入口甘甜,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连之前赶路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他心中暗自惊叹:这茶水蕴含着如此浓郁的灵气,怕是用仙泉和名贵仙草冲泡而成的,寻常修士喝上一口,都能抵得上数日苦修。
他坐在殿中,心中却思绪万千:菩提老祖既然识破了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的来历,会不会对自己不利?
就在陈还胡思乱想之际,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身着白袍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鹤发童颜,手里拿着一把拂尘,身上没有散发出强大的气息,可就那么站在那里,却让人觉得无比亲切,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陈还连忙站起身,拱手行礼:“晚辈陈还,见过老祖。”
菩提老祖淡淡一笑,走到石桌旁坐下,指了指对面的石椅:“坐吧,不必多礼。”
陈还依言坐下,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菩提老祖身上。
他仔细打量着老祖,却发现老祖的面容看似普通,可越看越觉得深邃。
他心中暗自嘀咕:这菩提老祖的修为,怕是不比师尊太乙救苦天尊差,究竟是哪位大佬?
“你可知我为何请你上山?”
菩提老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茶水,缓缓问道。
陈还摇了摇头。
“晚辈不知,还请老祖明示。”
菩提老祖微微一笑。
“你引那石猴上山,坏了他人原定之事,被他得知,少不得与你争论。”
陈还心中一惊,连忙说道:“还请老祖明示。”
“你既然引猴王上山,想来多少知道些未来定数,那樵夫不是常人你自当有所猜测,本特意安排他接引,如今却被你抢了活,他现在还在那山间高歌呢。”
菩提老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陈还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
“你本是天庭卷帘大将,太乙救苦天尊门下弟子,不好好在天庭当差,却为未来之事四处奔走,如今那樵夫必然寻你麻烦,这也是天道警醒你不可过多窥探定数。”
陈还心中一紧,沉吟片刻。
“晚辈并无恶意,只是想看看它的机缘,也想借此了解一下未来的定数。”
菩提老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定数,岂是你能轻易了解的?你虽有慧根,却也身处局中,想要看透,难啊。”
接着话锋一转。
“你可知那石猴的来历?”
陈还摇了摇头:“晚辈只知它是补天石孕育而出,其余实在不知。”
菩提老祖淡淡一笑。
“补天石乃上古神物,能孕育出灵智,本就不简单。那石猴的背后,确有大能相助,只是这大能是谁,你日后自会知晓。”
陈还还想再问,却见菩提老祖抬手制止了他。
“有些事,知道得太早,对你并无益处。你今日引那石猴上山,我也该给你一份机缘。”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递给陈还,“这是《清心诀》,能助你平复心神,抵挡心魔,对你日后修行,大有裨益。”
陈还接过古籍,只见上透着一股淡淡的道韵。
他连忙拱手道谢:“多谢老祖赏赐!”
菩提老祖微微点头:“你且回去吧,日后若有难处,亦可来灵台方寸山找我。我与你师尊也算颇有交情。只是记住,莫要强行窥探定数,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陈还心中一凛,连忙说道:“晚辈谨记老祖教诲。”
“去吧。切记,福祸无门,唯人自召。没有什么真正不可摆脱的定数。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是否按你设想的未来走,不取决于他人,取决于自己。”
菩提老祖挥了挥手,示意陈还可以走了。
陈还再次拱手行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偏殿。
走了没几步,他忽然想起一事,回头望去,却发现道观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茂密的树林,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他心中暗自惊叹:菩提老祖果然神通广大,竟能将道观隐匿得如此彻底。
接着,一张金贴从空掉落。
化名菩提,非道非佛。独行天地,自守真如。
陈还心里想,菩提这是何意?
是表明他菩提既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中人?看来自己猜错了,菩提不是老君也不是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