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唱大风起 第21章 小诗姐姐

作者:黯寇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15 17:37:04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不解风情的刺客们并不在意故人重逢的心潮澎湃,两柄刀已经攻到赫连贞一的背后。

赫连虽然心神激荡,依然反应奇速,左臂将那个小童夹在腋下,人往前冲,将小诗扑倒在地,避开背后的攻势,但还是挨了一刀。

他毫不停顿,右手剑往后一转,刺伤一人,顺势撤剑,抱起小诗,一手一个,迅捷无比地冲出殿去。

小诗起初并未认出成年的赫连贞一,那一声“小诗姐姐”一下把她拉回到十几年前,那清苦而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有一个孤儿整天跟在身后这样叫着。他比自己小四五岁,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充满天真和倔强,经常帮她家砍柴,爹爹也总接济他……

往事如潮水,倏忽涌上心头,她忘了被一个陌生男子抱在怀里的慌乱,脱口道:“你是小赫连?”

眼前这个少年虽然衣衫褴褛,浑身是伤,但掩不住一股英悍之气,精壮得像一头豹子,只有那双眼睛依旧黑亮,透着纯真和亲切。

赫连贞一来不及答话,迎面又是一名刺客拦路,身后也有追兵,他凭借邯郸步左躲右闪,敌人前后夹击,竟沾不到他衣角。

那边刘团练不是女刺客的对手,已挨了两剑,虽披着皮甲,也浑身是血。

这时轰然一声,魏巡检带兵撞开寺门,冲进院内,却正看见刘团练被女刺客刺倒在血泊中。

兵卒们涌入寺内,赫连贞一纵身跃至兵卒们身后,放下母子二人,又冲上前拾起一柄刀,直扑那女刺客。他看出那女子乃一流高手,寻常军兵不是对手。

眼见长官被杀,魏巡检如五雷轰顶,惊惶地奔到刘团练身边察看,却被那女刺客冷不防一剑劈在头上,幸好戴着头盔,凤翅盔被砍去半截,震得他一阵头晕,女刺客又是一剑直刺其咽喉。

魏巡检避不开这一剑,眼见要血溅当场,赫连堪堪赶到,一刀架开。

女刺客见官兵人多,唿哨两声,纵身上了房顶,其余二人抛出飞爪,也跟上房顶。先前被赫连刺伤那人却慢了一步,被军兵擒下。

赫连也纵身而上,紧追不舍,那女刺客大怒,急旋身一剑刺来,又快又狠,赫连横刀架住,两人在房顶酣斗起来。

女刺客的剑法大开大阖,杀招频出,丝毫没有女子的娇柔气象。赫连贞一虽落下风,守住门户,稳扎稳打,绝不贪功。

转眼便过了十几个回合,两名同伴都去远了,唿哨声远远传来,女刺客却被赫连缠住,脱身不得。

忽然一声长啸,一个身影从寺外飞来,踩着众兵卒的头顶跃上庙檐,大喝一声,照赫连贞一头顶一刀劈下。

这一招刚猛至极,赫连贞一奋力横刀一架,两柄刀双双折断,他竟被震退两步,胸中气血激荡,脚下屋瓦踏碎一大片。

来人同样黑衣蒙面,也不追击,却冲赫连竖起大拇指。那女刺客举剑欲刺,那人一把拉住她,两人在屋顶几个起落,已到了十数丈之外,跳下房顶,失去踪迹。

赫连贞一望着两人远去的身影,心下暗惊,方才这一刀之威,动人心魄,不知此人是谁。即便那个女刺客,轻功和剑法亦是上乘。

他拾起两柄断刀,下到院中交给韩捕头,重新向小诗姐姐见礼。

小诗正抱着孩子安慰,与赫连相见叙话,不胜感慨。谁知道从前接济过的那个孤儿仔,今天居然救了自己和儿子。

“马贼肆虐,村里人都没活路,陆续往外逃。我和我爹七年前就搬到县城里,后来给我定了门亲事,嫁给新来的知县。五年前我刚怀上佩儿,爹去城外采药,不料又遇见马贼,出了意外。”小诗说起前事,眼眶泛红,对孩子道,“佩儿,叫叔叔……不,叫舅舅!”

小男孩却不说话,吮着手指头,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赫连贞一看了半天才拍手道:“舅舅,舅舅脸红红。”

赫连顿觉脸上火烧火燎的,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这时陈县令走过来,向赫连躬身一礼道:“原来是赫连义士,今天多亏了你,救本县全家,受我一拜。”

他此时已重整衣冠,又恢复成之前从容不迫的模样。

赫连赶忙还礼。小诗拉住夫君道:“你们之前见过?他叫赫连贞一,是我的……表弟,去庐城学武好多年了。”

陈县令微笑道:“赫连义士武艺高强,又有侠义心肠,如今名声已在雁门县传遍了。”

小诗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赫连贞一,露出欣慰的笑容。

韩捕头不失时机地凑上来,向陈县令表功:“我见赫连兄弟英雄了得,答应帮他寻亲,拉他过来帮忙,果然立了大功。”

又亲热地搂住赫连道:“怎么样,我说拜李牧灵吧。”

陈县令沉下脸,低声斥道:“你还好意思说,早有防备,布置了什么?落得这么个结果!”

韩捕头忙赔笑道:“没想到这群杀手这么厉害,幸好大老爷你福气大。听他们说话像是北狄人,回去请汪少府主持,细细审问那个贼人。”

他辛苦了一大通没落半点好,索性推出不干活的上司汪县尉来顶锅,陈县令也醒悟过来,喝道:“汪县尉在哪里?”

汪县尉大年初一眼见当街杀人,两腿还在发抖,被人架着扶到陈县令面前,陈县令伸出手指点着他道:

“这件事着落在你头上,所有人配合你,两天时间,一定要查个明白!两天后州里必定来人,轮不到我们审了。团练使死在雁门,这么大的锅我一个人背不起,你们全都仔细点!”

陈县令说完又对魏巡检道:“魏巡检,此事如何严重也无须本官多言,城防警戒、搜捕可疑人等,有劳巡检司了。”

魏巡检方才若非赫连帮他挡了那一剑,自己命也丢了,此刻心神大乱,再无先前的半点威风,喏喏连声,收拾兵卒,又是仓皇又是发狠地走了。

陈县令转向小诗,露出笑容,抱起佩儿,温言道:“咱们回去吧,今天受惊了,但你表弟回来,也是喜事一件,要好好庆祝一下。”

小诗看了一眼被衙役们抬到一起并排放置的团练使夫妇的尸体,颤抖着靠在夫君身上,落下泪来:“刘夫人一定要我带他们夫妇来此求子,谁知道……”

晚上陈知县在府中设家宴款待赫连贞一,宴后小诗又亲自指挥仆人,安排客房让赫连休息,他身上多处刀伤也请郎中诊治包扎了。

下山一个多月,每天风餐露宿,这几日更是迭遇险情,一再受伤,赫连终于能躺在温暖柔软的炕上,心里特别踏实,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起来洗漱用膳已毕,陈县令一家陪着赫连贞一,到程老伯坟上祭拜。赫连磕了几个头,想起幼时受的照顾,和如今东庄村的面目全非,不禁心下黯然。

回来路上他抓了只野兔给佩儿玩,孩子乐得合不拢嘴。陈县令骑在马上与他并肩而行,问他有什么打算,赫连抓抓脑袋道:

“师父让我回乡看看,若无事便可去西北从军……”

旁边轿子里的小诗一听就急了,掀起轿帘探出头来,一迭声地道:

“好男不当兵,朝廷又没征召你,干嘛自己跑去送死?别看你学了一身好功夫,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你就在县里踏踏实实住下,我攒了点银子,回头你拿去当本钱,做点小买卖,糊口不成问题。”

她转头问丈夫:“你说呢?”

陈县令微笑道:“好男儿志在四方,那是应该的,只是我们一家人刚刚团聚,还是多盘旋些时日,陪陪你姐姐。西北局势虽紧,朝廷如何决断亦未可知,若当真战事一启,绝非一年半载便能止歇,到时再去投军也不迟。”

小诗喜道:“对,你爱舞刀弄枪的话,就给你姐夫做个贴身护卫,省得再有歹人行刺,昨天实在吓死我了。”

佩儿抱着兔子也从轿子里探出头来:“舅舅教我打架,我想耍大刀。”

赫连贞一笑着摸摸孩子的脑袋,却想起靖边寺的刺客,问道:“雁门县平时不安全吗?姐夫得罪过什么人没有?”

昨天出了刺杀事件,今日他们上坟祭拜虽是家事,陈县令不放心,仍然叫了一队公人跟着。

陈县令道:“雁门地处边境,各色人等往来甚多,加上近来边关不宁,人心浮动,生出各种事端在所难免。但昨日行刺太过骇人听闻,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小诗叹道:“你总不听我的话,办事较真,不讲情面,难免惹来仇家。光我知道的就跟刘团练吵过好几次啦,一直想和他夫人结交,帮你转圜,谁知……”

陈县令安慰夫人道:“我秉公行事,不怕仇家。刘团练一贯重视代州的边境防务,刺客说不定和北狄人有关。”

赫连贞一断然道:“不,刺客不是北狄人。”

陈县令一怔:“何以见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