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分配房子的时候,许多房子都打好了地基,还没来得及建筑冬天就要来临了。
在秋天过去,冬天来临之际。
村里进行了热火朝天的分房子热。
首先将之前,卖宝石的钱分了,好大一笔钱哦,粮食也好多,有钱就可以买,布料也可以买。
分钱的村民,真是不多宝石多,换的银钱才多,况且大伙都是穷怕了的,有了千百两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销。
况且他们这么些年,又上哪赚这个钱去,不如留着这钱,到时候回陆地上的时候给儿孙多置办些产业。
像刘大苏的买下的特等房子,一百五十两,这是村民友情价。
一百五十两虽然贵,但是对于村长来说可以接受,他们家的三个亲戚都是买的这个特等房。
特等房因为只有十套,买的非常快,有几户因为没分家,大伙凑钱一起买了这套房。
“咱几个月前,饭都吃不上了,嘿!如今,房都买的起了。”一个五十上下的婆娘砸吧嘴,乐的黑黄的牙花子都冒出来了。
“哈哈,谁说不是呢!老子,前几个月,婆娘都没得,如今不仅娶妻了,媳妇还怀孩子了。”说话的正是那打磨玉器师傅。
他算是,人到中年走鸿运,因为手艺不仅被重视,虽然如今打磨玉器价格,定的低廉奈何这岛上就他兄弟俩会这技艺,接到的单子多啊!
剩下的料子,村民们不要的,他拿去给媳妇都做了三五条手链和项链了,等以后积攒多了,得机会买出去十来条,也是笔不错的进项。
因为,刘大苏来和他谈这事,起先他不同意,当明白其中的关窍后,也不介意接单便宜了,吃得一时亏,好处再后头。
村民们也知道,他家就他养家糊口,送了玉石来打磨,因价格实在低廉,时不时这个那个的送些野菜,蘑菇鲜鱼啥的。
他们家明面上吃亏了,但是菜都没缺过,大米偶尔有村民给送些,所以他们家,就换些米吃吃,布料尺头布庄的老板娘,就送来过一些。
到了这里,真的像到了天堂,没有安全的顾虑,只要弄点吃的喝的就行了。
这个是指那批挖到宝石,又换了银钱的那批村民。
有好些个村民,想买最普通的房子,想着一家人挤挤就得了。
刘大苏看几个,舍不得钱的,摸摸鼻子,悠悠提醒道:“你们几个,才得了银钱,住那边人多嘴杂的不说,离宿舍区也近是挺热闹噢,离棚户区也不远,难保安全上差点。”
“哎!算了,就住高等民房罢!”一老大爷,磕着旱烟杆子呐呐的道。
那座在老大爷身旁的老婆子,一下子从地上弹起来,瞪着眯缝眼,嚷嚷。
“老头子,你疯了,要一百一十两呢!”
“叫老二,也住到一起不就得了。”老大爷尴尬的回。
“分家了不过就是住一起,咱三家平分,少了屋子再起几间就是,这边太平些,咱也没那么操心”
也亏得,置办了高等民房,院子里头,所有的农作物都是不收税的,他们的院子里,没什么花木,都种上了菜蔬,和四颗果树。
这边环境确实好些,大多是居民区,特别是几年后,宿舍那边经常搞训练,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哪还有安生觉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