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小贤王 第217章 上兵伐谋

作者:陆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6:24:33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卑职想说的,是民心!”朱潇微微一笑,道。

他把自己的自称从小人,又变成了卑职。

自信,来了!

郭二颔首,“我想我大概明白先生的意思了,殿下在这天下并无民心,但在并州有,是吗?殿下乃是大周肃王,面对外族侵入,理应出兵以援,此乃天下大义。殿下不得不出兵,既是天下大义,又为了并州民心,先生,我说的可对?”

朱潇眼睛不由得大放光明,说了这么久,总算是遇见一个明白人了。

他说道:“这位将军说的正是卑职想要解释的。这天下大义,殿下其实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只是攻打匈奴,也并不需要完完全全就在并州这片战场。但并州民心,却只有在并州。”

“去岁天灾人祸,弭乱天下,肃州为最,并州次之。据卑职所了解,去岁冬天,自并、益、三辅三地徙入肃州之百姓多达十万余,肃王之名早已深入此三地百姓之心。换做其他地方,卑职断不敢游说此计。但在并州,可以。”

“此也是卑职所要说的另外一个前提,有此二者,殿下其实已有了动兵并州的理由。但为将士计,但凭这两点,其实还不够。”

郭二笑吟吟的看着朱潇,微微点头,“先生这话说的倒是在理,不知先生打算如何排兵?”

朱潇笑了笑,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他这话还没有说呢,人家就已经猜到他想要说什么了,舒爽。

不像有些人,看着像个文人,长的也过的去,一张口,简直就是个地痞。

太过无礼!

手指缓掐,朱潇不说却问道,“不知诸位将军以为若殿下大举进兵肃州,二皇子有几成胜算可敌肃王殿下?”

这话问的,令宋民也相当的好奇。

几成胜算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适合宋民。

本着不轻视任何一个敌人的原则,在宋民的眼中,他对于任何一个敌人都没有一成的胜算。但凡是他的敌人,就都是难缠的,都需要他去用十二分的心思,做千万分的准备。

“这话还需要问?那自然是十成胜算。我大军尚在肃州,仅仅只是不足五万兵力的两路先遣军马,就已让二皇子焦头烂额,差点失了并州。若我大军出动,并州防御,必将转眼土崩瓦解。”宋则说的一脸傲然。

咱就是这么牛比。

朱潇十分隐晦的看了一眼宋则,目光稍沾便离。

有些事情他其实是有些纳闷的,这位宋将军据说也是皇室宗族,只是受宗族派遣,来这肃州在肃王府中充当侍卫统领,后来才成为了肃王麾下第一大将。

而今,却偏偏这位似乎对二皇子的怨念最深,恨不得将二皇子千刀万剐。

“卑职其实也是如此以为的,二皇子面对肃王殿下,如今未有丝毫胜算。唯一的变数,其实仅是匈奴人。”朱潇颔首说道,“殿下兵峰抵达并州,若不出意外,必会被二皇子塞到前线,以对匈奴。”

“匈奴这一成的变故,却对令肃王殿下十成的胜算,变为四五成。此事,是卑职所担心的,毕竟阳谋可敌,阴谋难防。除这一点变故之外,卑职认为殿下出兵并州,将会是百利而无一害。”

一直默默聆听的宋民终于开了口,“可这一点变故,却有可能会葬送了我肃州所有的基业!”

朱潇转身,拱手见礼说道:“殿下,天下无绝对的圆满。若利大于弊,卑职认为便可行动。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殿下能妥善处置粮草一事,二皇子对殿下的阴谋,便会少一二成。”

“若粮草优势,数万兵马便会成为笼中鸟雀。可若粮草稳固,卑职以为,二皇子的其他算计,并不止于能对殿下您产生什么影响。”

宋民没说话,只是在心中默默盘算着。

方才他虽然没有吭声,但却并没有停止心中对此计划的推演。

他对于出兵并州的结果,与朱潇所说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胜算,却并不大。

当一切假想敌在地图上树立起来,他这一路军马,则是完完全全的闯进了包围圈,三面临敌,去路断绝。

东有鲜卑,北有匈奴三十万大军,并州内部又有二皇子这个两面三刀之徒。

这简直就是一绝户之地。

一个大大的“困”字!

但仅看并州本来,事情也却如朱潇推演的这般。

二皇子兴许还真奈何不了他。

可乱拳也能打死老师傅,宋民不敢有丝毫的托大。

这个决定,商量到现在,反而越发的难下了。

“你们有什么看法?”宋民问道。

宋九微微侧身,又有些僵硬的俯身,在宋民耳边低声道,“殿下不妨依旧以原定计划为准,分兵两路,一路直取鲜卑,确保我军后路之余,断匈奴一臂膀。另一路,绕道并州,佯攻匈奴,再佯装直奔匈奴王庭。”

宋民目光大亮,缓缓点头。

宋九温和一笑,起身时再度站成了一杆标枪。

宋九的一番话,瞬间让宋民的思路一片通透,格外的清晰。

这个办法,就很棒!

它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此时最合宋民心意的。

这时,堂上郭二拱手说道:“殿下,末将以为朱先生此计,可行。”

“末将也如此以为!”张集也出列道。

宋民颔首,“诸位,那便依此计行事。各军整备兵马器械,择吉日出发。”

“喏!”

一声轰然应诺,堂上的气氛,都不由得多了几分肃杀。

宋九眼帘微垂,悄悄看了一眼宋民,见他并没有再说什么,便只当殿下否了他的谏言。

……

自金城向北,一条被不断拓宽的官道上,无数辆马车沉重的行军着。

在车队的最后方,数辆与整个车队并不协调的马车,缓缓行进着。

“公主,卑职还有要事在身,恕我不能再远送了。”梅二娘坐在车内,冲着对面的女子拱手说道。

那正值如花妙龄的女子,和煦一笑,“梅姐姐,你已经送我够远了,可不敢再劳烦你了。我与姐姐一见如故,很想再畅聊几日,但我也知道姐姐有军务在身,无法长期抽身事外。他日有缘,必会再见的,反正我既然已经来了肃州,不管这婚事成与不成,也不打算再回去了。”

梅二娘出神的看了看面前的女子,“安容不愧是天潢贵胄,天子之女,这一份气节令二娘佩服。这世间女子,若有安容一二气质,必也当得上是大家闺秀了。”

曹安容轻笑,“梅姐姐,天潢贵胄在安容以为,可不是什么好词语呢。”

梅二娘笑着摇了摇头,“不管你承不承认,但你真的就是天潢贵胄。”

曹安容嘴唇微撅,事实虽然就是如此,但他不想认。

略作沉吟,梅二娘还是忍不住说道:“安容,北边正值战乱,要不然你还是在金城等着吧。”

曹安容很坚决的摇了摇头,“不了,姐姐,我想那个人应该能保护得了我的安全的。而且,我很想从更多的方面去了解他,不再局限于别人告诉我那是个什么样的人。”

“哪有上战场了解人的,当值刀剑无眼呐!”梅二娘神色间不由自主的有些担忧。

曹安容温婉大方的笑了笑,“姐姐可是忘了我魏国以武立国,百姓家家习武。我虽出身皇族,但也可以说是打小从军阵中混出来的,我觉得在军阵中,了解一个人,或许更轻易一些。”

“而且,我这一路行来,很多的人告诉我,肃王乃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闲散王爷,喜好飞鹰走狗,贪恋桃红柳绿。可是,我这刚到肃州,就被肃王的兵马给吓了一跳,那鬼甲兵可不是寻常人就能练的出来的。”

“那个时候,我以为肃王该是坐镇金州,遥指天下的。结果,你和那位隆将军却告诉我,肃王自年初伊始,便一路亲率东征西讨,根本就没安静在王府呆过几日。,我便更加的想要在军阵中了解他了,他应该也喜欢呆在那里的吧。”

这话梅二娘可不知如何回答。

肃王到底喜不喜欢呆在军阵之中,那应该只有肃王殿下自己清楚。

“看来你心中的打算真的无法改变了,那我也就不再劝了。天工坊此次押运辎重北上,虽也有不少高手随军,但公主万事也不可掉以轻心,若有变故,当立即返回金城。”梅二娘温声叮嘱道。

“多谢梅姐姐惦念,安容省得的。等安容他日回到金城,必会传信姐姐,你我金城同榻畅谈。”曹安容吃吃笑着,满眼欢快的小星星。

梅二娘俏脸不由得微微一红,“这话公主可莫要再提,二娘若是和公主同榻而眠,肃王殿下一定会砍死我的。”

曹安容反应过来,也不禁红霞满面,“姐姐~”

一声令人骨头都酥的嗔怪中,梅二娘已挑起了车帘。

回身一抱拳,梅二娘笑道,“公主殿下珍重,二娘先行一步。”

“姐姐珍重。”

曹安容亦是有样学样的抱了抱拳。

梅二娘刚走,那面容苍老的婆婆,便无声无息的进了马车。

“玉婆婆以为梅二娘如何?”曹安容收起脸上的笑意,颇为严肃的问道。

那闭着眼好似正在假寐中的老婆婆微微抬头,“是个不可多得的巾帼女将,一身武力也颇为惊人。对殿下你,也是一片赤子之心,很难得。”

“能得婆婆如此夸奖,我倒是替梅二娘感到很开心。”曹安容微微挑眉,一脸的笑意。

玉婆婆不置可否,语气悠长的感慨道:“果真是耳闻不如目睹,可怜我朝中诸位大臣,还以为大周衰落在即,魏国吞灭大周之机已到。有西北这一位,魏国攻灭大周,恐怕近年内无法实现。”

“没想到婆婆对肃王的评价更高?”曹安容有些好奇的问道。

玉婆婆侧目,“殿下不如此以为?”

曹安容想了想,点了点头,“这位肃王,兴许所有人都看走眼了。若他手握大周权柄,恐怕真的是会成为我大魏劲敌,莫说阻挠我魏国吞灭大周,他挥大周之师,吞我魏国都有可能。然而,他此时的处境,似乎也并不好。”

玉婆婆摇头,“这样的人杰,拦是拦不住的。大周其他几位皇子,恐怕还没有那个实力。”

“可那些皇子的背后,有大周庞然世族啊!”曹安容道。

玉婆婆沉默了,好久之后,才悠悠道,“兴许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