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冬雪来得悄无声息。
栖梧小筑的老梧桐枝头挂上了晶莹的雾凇。
白小仙依旧穿着那身单薄的浅蓝运动服,行走在银装素裹的校园里,气息微弱如常。
灵慧天成的境界,让他对生命潜质的感知敏锐到了极致。
融入这象牙塔的日子,他不仅是观察者,更在寻找那些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拥有特殊灵性潜质、心性纯良、与道有缘者。
灵气大时代即将滚滚而来,毛雄不愿意干等,作壁上观,他也想顺手之下,播种未来。
因此,分身白小仙将寻找有缘的种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然引其入门。
既是播撒未来灵气大世的星火,亦是观察时代在个体身上烙下最初印记的珍贵窗口。
【行动模式:静水深流·点化引路】
【原则:顺势而为,润物无声,不显神异,只开其门】
……
图书馆古籍阅览区,暖气发出低沉的嗡鸣。
白小仙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摊着那本《金陵山水志异》。
周哲(超研社眼镜男生)抱着几本《理论物理》和《神秘现象年鉴》,犹豫再三,还是坐到了他对面。
他体内的空间灵性潜质如同被压抑的萤火,在恐惧与渴望中明灭不定。
“白…白同学,”周哲推了推眼镜,声音紧张。
“上次在超研社,你好像…不太认同吴明的理论?”
他眼神带着小心翼翼的探寻。
白小仙目光从古籍上抬起,浅灰色的眼眸平静如水,直视着他。
“空想需实证。你体内有东西,在‘害怕’他的狂热。”
周哲浑身一颤,脸色瞬间煞白:“你…你怎么知道?”
白小仙指尖在《山水志异》某一页轻轻一点。
那是关于前朝方士在玄武湖心观测到“水月洞天”异象的记载,描述了一种空间扭曲、光影重叠的奇景。
“感觉一下……”白小仙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奇异的韵律,如同静夜中的水滴。
“这文字描述的空间变化,与你‘害怕’时,体内那种…空洞、错位的感觉,是否有相似之处?”
周哲下意识地看向那段文字,心神沉浸其中。
白小仙指尖在桌面下极其隐蔽地一引,一缕微弱到无法察觉,带着空间亲和意韵的灵慧之力。
如同无形的丝线,悄然搭在周哲那压抑的灵性潜质之上。
嗡!
周哲只觉得脑海深处那团模糊却令他恐惧不安的“空洞感”,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骤然清晰活跃起来!
一道细微的空间涟漪不受控制地在他指尖荡漾开,桌上的一支铅笔诡异地平移了半寸。
“啊!”他惊得低呼一声,猛地缩回手。
难以置信地看着那支铅笔,又看向白小仙,眼神充满了震撼与…一丝明悟的激动。
“它不是你恐惧的源头,”白小仙平静地说,拿起那支铅笔放回原位。
“它是你的一部分,如同你思考数学公式的能力。
不要拒绝它,试着理解它,接纳它,像感受水流的方向一样感受它的律动。”
他递过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极其简单,却蕴含空间波动基础韵律的观想口诀(毛雄自创的入门引导法)。
此外还有一本古籍编号,这本古籍记载了古代观星者感应星辰空间定位的粗浅法门。
“图书馆三楼东区,这本书或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白小仙说完,不再看他,继续低头看书。
周哲紧紧攥着纸条,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体内那股一直令他恐惧的力量,此刻第一次向他展露出了可被理解的清晰“面貌”。
他深深看了白小仙一眼,拿起书和纸条,如同捧着无价之宝,匆匆离开。
系统小可爱又在默默工作着。
【点化:周哲(空间灵性潜质)】
【方式:古籍引导 灵慧共鸣 基础口诀 文献索引】
【结果:初步感知并接纳自身空间能力,获得入门指引,踏上空间感知修行路。】
……
清晨,东操场积雪未融。
赵刚带着古武社成员在扫开的空地上练拳。
不管刮风下雨落雪,一如既往,勤练不辍!
一套八极拳下来,他浑身热气蒸腾,眉头却微锁。
他感觉自己仿佛触碰到了一层无形的壁障。
气血搬运、筋骨齐鸣已至目前极限,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那微弱的灵气在内腑流转,始终无法真正与拳劲水乳交融。
白小仙站在操场边缘,静静看着。
赵刚收势,吐出一口长长的白气,看见了白小仙,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
“白同学,一直看你来观察。”赵刚声音低沉,“我这拳…是不是练到死路上了?”
壁障瓶颈如桎梏,不得寸进,他难得流露出困惑。
白小仙看着他凝练如精钢般的气息,缓缓道:
“刚猛有余,灵性未通。”
“灵性?”赵刚皱眉。
“拳劲发于丹田,行于脊,贯于梢,你已登堂入室。”
白小仙目光落在他丹田处。
“但丹田之内,那一点微弱‘气感’,你只当它是火种,添柴催火。
但你……却未想过,它亦可为水,滋养筋骨,润泽脏腑。
刚柔相济,生生不息。”
他并指如剑,在赵刚面前的雪地上虚虚一点。
一股极其精纯、温和、带着勃勃生机的木灵本源气息(【生生不息】)混合着一丝凝练沉稳的土灵之意(【厚德载物】)。
被他以灵觉操控,化作一道微不可查的暖流,瞬间没入赵刚丹田。
赵刚浑身剧震!
他只觉一股温润浩瀚的气息瞬间包裹住丹田内那点微弱的“火种”,如同甘霖洒落干涸的土地。
原本躁动刚猛的气血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梳理安抚,变得温顺而充满韧性。
那点“气感”不再只是添火的燃料,而是如同活水源头。
开始自然而然地浸润四肢百骸,滋养筋骨,温养脏腑。
一股前所未有的舒畅感与力量感油然而生!
“这…这是?!”赵刚惊骇莫名。
“记住这种感觉。”
白小仙声音平淡,“古武之根,在于筋骨气血。
灵气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刚柔相济,水火交融,方是内壮之道。”
他指了指赵刚脚下。
“站桩时,想象你的根扎入大地深处,汲取地脉厚土之力,与丹田那股‘水’交融。
拳动时,意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劲力自生。”
赵刚如遭醍醐灌顶!
他本就是悟性极高之人,只是受限于传承缺失,前方看不到路。
此刻被白小仙一语点破关窍,又亲身感受了那精纯灵气的滋养与引导,瞬间豁然开朗!
他立刻原地站了个浑圆桩,双目微闭,尝试着按照白小仙的指引去感受。
渐渐地,他的气息变得更加沉凝悠长,身体仿佛与脚下的大地连为了一体。
一股若有若无、却更加浑厚内敛的力量感开始弥漫。
“果然是一个武道好苗子,一点就通,灵武之道的气运或许就应在赵刚身上。”
白小仙微微颔首,身影悄然消失在操场边缘。
【点化:赵刚(古武修习者)】
【方式:亲身引导灵气滋养 道理论述(刚柔并济) 桩功意念引导】
【结果:打破瓶颈,领悟灵气滋养内壮之法,古武之路融入灵修新篇,潜力大增。】
……
古生物实验室,灯光惨白。
王蒙正对着显微镜观察一块新到的奥陶纪笔石化石切片,眉头紧锁。
仪器分析数据完美,但她总觉得这块化石……有种难以言喻的“沉寂感”。
与她之前清理的那块蕴含“化石灵气”残留的页岩截然不同。
她想起了白小仙那句“像封存了时间的盒子”。
白小仙在一旁安静地清理着另一块标本。
“小白!”王蒙忽然开口,目光依旧盯着目镜。
“你说…远古的石头,会不会真能‘记住’什么?
不是元素,不是结构…是某种…‘场’?”
这个问题在她心里萦绕多日,此刻终于问了出来,带着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困惑和一丝对未知的敬畏。
白小仙停下动作,看向她。
灵觉扫过王蒙。
她体内虽无灵气,但精神纯粹,思维敏锐。
对“感觉”有着科研人员特有的执着与开放心态。
他走到王蒙的显微镜旁,指尖在载物台边缘那块毫无“灵气”残留的化石上轻轻一点。
“看这里……”白小仙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引导力。
“想象它亿万年前,在温暖的浅海中,被缓慢沉积掩埋…
时间如同最沉重的磨盘,碾过一切活性……”
王蒙下意识地顺着他的指引,精神高度集中于化石上。
就在她精神聚焦的刹那!
白小仙指尖一缕微弱到极致、却精纯无比、模拟出远古气息的“化石灵气”(以【生生不息】木灵模拟其衰败沉眠态),被他悄然注入化石之中。
嗡!
王蒙只觉得精神猛地一颤!
眼前显微镜下的化石切片,仿佛瞬间“活”了过来。
不——
不是活,而是原本冰冷的图像,被赋予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历史厚度”和“时间沉淀感”。
她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
仿佛“看”到了亿万年前这片微小生物被泥浆掩埋,生机彻底凝固,一切归于永恒死寂的瞬间。
那种绝对的、被时间彻底封存的“沉寂场”。
与她之前感受到的那块页岩中微弱活跃的“残留场”,形成了鲜明而震撼的对比。
“啊!”
王蒙惊呼一声,猛地抬起头,脸色有些发白,眼神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兴奋!
“我…我感觉到了!
是死寂!绝对的死寂!
和之前那块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感觉,也是数据的一部分。”
白小仙收回手指,平静道。
“远古的石头,或许无法记住‘能量’,但它们封存了时间的‘状态’。
活性的、衰败的、沉寂的…如同不同的‘烙印’。”
他递过一张纸条,上面是几篇关于“岩石记忆假说”和“生物矿化信息封存理论”的前沿论文索引。
“或许,科学能找到解读这些烙印的方法。”
王蒙接过纸条,指尖因激动而颤抖。
她看着白小仙平静无波的脸,又低头看着那块化石,眼神如同发现了新大陆。
这一刻,她那纯粹的科学信仰与这突如其来的灵性感知,非但没有冲突,反而在她心中碰撞出探索未知的璀璨火花。
一条融合实证与灵性感知的新路,在她眼前若隐若现。
【点化:王蒙(科研工作者)】
【方式:引导精神聚焦 模拟化石灵气场注入 科学理论指引】
【结果:开启灵性感知与科学探索的融合思路,踏上以实证精神研究灵性现象的新途。】
……
冬夜的栖梧小筑,静谧安详。
白小仙盘膝而坐,灵觉如网。
周哲在宿舍床上,双目微闭,掌心相对。
指尖那点空间涟漪如同微弱的萤火,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波动着,他正尝试理解白小仙给他的口诀。
赵刚在古武社活动室,独自站桩,呼吸绵长悠远。
丹田一股温润的气息与大地之力交融,滋养着筋骨,周身气息更加凝练浑厚。
王蒙在实验室台灯下。
一边查阅论文,一边不时抚摸那块化石切片。
眼神专注而明亮,仿佛在解一道蕴含宇宙奥秘的谜题。
三颗播种未来的星火,已然悄悄点亮。
他们或许此刻微弱,前路亦未可知。
但他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可能性,毛雄(白小仙)都极为期待。
空间灵修的探索者——灵空之道。
古武灵修的融合者——灵武之道。
科学灵研的开拓者——灵科之道。
他们将在灵气复苏的大时代里,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些微弱的火光,他们的困惑、领悟、坚持,透过分身与本体的联系。
化为丝丝缕缕充满生机的气息,汇入丹田深处【永夜聚灵叶】。
叶片之上。
仿佛有微弱的星光点点亮起,与叶脉间流转的不朽道痕交相辉映。
这不再是简单的红尘气,而是蕴含着未来无数可能的“道种”气息。
本体毛雄在蜀山竹海的寒风中,悠然自得,稳坐钓鱼台。
他“看”到了周哲指尖的空间涟漪,赵刚站桩时沉稳如山的气血灵流,王蒙眼中那求知若渴的光芒。
春风化雨润无声,星火点点照金陵。
空间灵犀启扉牖,古武纳元破障行。
化石蕴光求真路,道种播撒象牙庭。
叶纳星火待燎原,静观潮涌天地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