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会议上公开反驳邵长青的方案,林浩就是故意为之的。
林浩的记忆中。
林浩在江州第一机械厂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没有任何新式榴弹炮的生产任务。
研发任务,那就更加没有了。
因为这本就不是江州一机的强项。
更重要的是。
上一世龙国军队的火炮序列中,也没有54-2式这个型号。
八十年代研制和投产的是83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
再之后是96式122毫米榴弹炮。
然后就是以96式榴弹炮为基础研制的各种自行火炮。
这就意味着,邵长青的这个54-2式榴弹炮方案是必然失败的。
一个失败产品,没必要给它留面子。
自己点破,还能为江州第一机械厂挣回点颜面。
免得上级以为54-2式是江州一机的成果,进而认为江州一机不堪大用。
现在可是八十年代,企制改革即将全面铺开。
军工企业又将是改革的重点领域。
如果被上级认为江州一机不堪大用,将来改制的时候容易被优先安排……
重回一世,还带着系统。
林浩想要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
尝试着改变改变江州第一机械厂的处境,便是林浩此刻规划的第一步。
面对着邵长青的狡辩,林浩很是从容。
“我刚才提到的三点弊端,只是个人浅见。”
“具体如何选择,科工委和军队会给出更科学专业的评判。”
林浩这番话,让邵长青更加愤怒。
你还知道这是科工委和军队去评判的?
那你吧啦吧啦地说一堆?
这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吗?
耻辱!
自从邵长青工作以来,从未有人敢这样跟自己对着干。
更不用说丢过这么大的面子了。
这个仇是结下了!
只是此刻省里和燕京的领导都在场,不好发难。
等到竞标结束了,老子要让林浩掉层皮!
当然。
此刻虽然不能报仇,但也不能让林浩好过。
邵长青皮笑肉不笑,开口道,
“林浩,你既然单独搞出了一个方案,那就说说看,让我们也见识见识喝过洋墨水的方案是什么模样。”
邵长青的这番话,让林浩又是一乐。
这家伙无意中又得罪人了。
在座的众人中,刚刚留学归来的就自己一个。
但并不是只有自己留过学。
老厂长王正国就留过学。
林浩记得,老厂长当年转业后被派往毛子留学两年。
张抗美好像也在南思拉夫留学过。
邵长青这个蠢货为了内涵自己。
却将王正国和张抗美都带了进去。
真是蠢不可及!
果然。
王正国和张抗美两人的脸色越发阴沉起来。
尤其是王正国。
邵长青可是一科之长。
林浩这样的愣头青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技术科长与下面的技术员在竞标方案听证会上吵了起来。
这让省科工局和五机部今后怎么看待江州第一机械厂?
这点容人之量和应对能力都没有,当什么科长!
脸色阴沉的王正国,看到林浩正飞速在笔记本上画写着。
开口道:“林浩同志,让你发言是临时决定。”
“你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就随便谈谈你的想法,做个参考。”
林浩飞速地画了几笔,然后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
林浩站起来,走到王正国身边,开口道,
“厂长,张处,陈局,这是我绘制的D-30榴弹炮的草图。”
递完草图,林浩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王正国、张抗美和陈忠伟三人则好奇地围观着林浩绘制的草图。
王正国惊讶道:“这是你刚刚绘制的?”
坐回位置的林浩点点头:“嗯。就是时间仓促,尺寸比例上可能有些出入。”
王正国却是惊讶依旧:“就刚才这么会功夫,你画出了这样的草图?”
林浩再次确认地点点头。
王正国原本阴沉的脸色,变成了惊喜。
这哪里是草图。
这简直就是标准的设计图纸!
一旁的张抗美也是低声感叹道:“这绘图水平,超过了各个研究所九成以上的绘图员!”
陈忠伟关注的重点却不是绘图水平。
“这就是毛子的D-30榴弹炮?”
“此前只是在报纸上看过D-30榴弹炮的远景图片,这是第一次见到D-30的结构图!”
“三脚式炮架?好独特的设计,难怪可以实现360度射击。”
……
林浩开始趁热打铁。
“D-30榴弹炮与其他榴弹炮相比,最独特的就是它的三脚式炮架。”
“这一设计,让D-30榴弹炮具备了在不移动火炮的情况下,实现360度射击。”
“同时,这一设计使得火炮的射击稳定性很好,射击精度很高。”
“射速也比较快,射速基本是6发/分钟,爆发射速可达8发/分钟。”
“但三脚式炮架设计也导致了一些缺点,比如D-30榴弹炮的重量就偏大。”
“战斗状态全重3.15吨,行军状态全重3.21吨。”
“比我们的54式榴弹炮重了不少,对牵引车和地形环境要求更高了一些。”
……
林浩的侃侃而谈,让会议室内的众人都惊呆了。
不少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款火炮。
知道这款火炮的,也只从报纸上看到过只言片语的介绍。
林浩却对这款火炮非常熟悉。
不仅能绘制出它的结构图,还对它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林浩是如何做到的?
王正国忍不住问道:“小林,你提到的这些数据准确吗?”
林浩:“厂长放心,这些数据绝对准确。”
“我这人记性比较好,谈不上过目不忘,但看几遍基本就记住了。”
“我在东尔曼学习期间,偷偷把D-30榴弹炮的主要参数都背记了下来。”
“但为了保密,我分散记录在各门学科的笔记本上。”
“给我几天时间好好整理一下,我可以绘制出D-30榴弹炮的设计图纸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