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受震撼的李文林,在忐忑不安中蹭了一顿晚餐。
就餐的可不止有他和林浩两个人,还有東海省科工局的局长和另外两个副局长。
虽然就餐的六个人里,林浩的级别是最低的。
但林浩却是餐桌上的主角,与省科工局的四个正副局长相谈甚欢。
反倒是自己这个江州第一机械厂的副厂长,成了无关紧要的小透明。
更让李文林惊讶的是。
晚餐之后,他被安排进了招待所的房间休息,林浩却被陈忠伟和局长请到了休息室喝茶。
因为安排的是单间,李文林也不知道林浩和省科工局的两个主要领导聊到了几点。
直觉告诉李文林,他们的会谈大概率与坦克无关……
第二天上午七点多钟,李文林的房门被敲响。
打开房门,陈忠伟的助理站在了门口。
“李副厂长,这是您的机票。”
李文林好奇道:“机票?什么机票?”
陈忠伟助理:“飞往燕京的机票。”
“今天上午十点,您将和陈副局长和林浩同志,一同搭乘民航班机飞往燕京。”
“首长让我提前来给您送机票,让您准备一下,八点半准时出发前往机场。”
传达完毕的助理,将机票递给李文林,便转身离开。
不是来金陵出差吗?
怎么就变成了燕京?
燕京,自己也就去过一回。
还是行业技术骨干培训的时候去过一回。
以副厂长的身份前往,还是第一次!
不敢怠慢的李文林,匆匆开始准备……
一路无话,林浩、李文林和陈忠伟及其助理,顺利抵达了燕京。
抵达燕京北郊机场,五机部派来的专车已经在机场内等待。
从金陵出发前,林浩提前跟张抗美招呼了一声。
这一次到五机部是拜访坦克装甲车辆局的,但坦装局里一个都不认识。
整个五机部,林浩最熟悉的就是火炮局的张抗美。
林浩的本意是让张抗美抽个空,帮自己牵线搭桥一下。
没想到,张抗美得知林浩来了,专门派了个车子来迎接。
乘坐着五机部的专车,一行人直接抵达了五机部大院。
专车司机带着四人前往五机部的小食堂用餐,而后便带着四人前往火炮局的会客室等待。
在会客室等待没多久,张抗美就来了。
见到林浩就热情地迎过来。
“林浩,好久不见呐。”
林浩也笑容满面。
张抗美算得上是他的伯乐。
没有张抗美最初的认可,D-30榴弹炮的仿制方案可能根本轮不到自己。
“张处,好久不见,想死你了。”
“哈哈,这话我爱听,晚上一起喝两杯?”
“听张处安排。”
“哈哈,好好好,我来安排。”
张抗美拉着林浩坐下。
这般场景,再一次让李文林目瞪口呆。
在江州第一机械厂内,他见识了王正国对林浩的器重。
在李文林看来,这样的器重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林浩为江州第一机械厂带来了两个实实在在的火炮项目。
两个火炮项目不仅能让江州一机赚钱,而且至少能赚十几年的钱。
因为新一代的122毫米榴弹炮是替换54式榴弹炮的。
后者的装备数量足有四五千门。
这个数量基本是要一对一替换的。
就算江州第一机械厂只生产2000门,也足够未来十几年都吃饱肚子的。
让李文林没有想到的是。
林浩在東海省国防科工局同样很受欢迎和重视。
李文林自行脑补了原因。
应该是林浩的两个火炮项目为東海省科工局争了光。
长期以来,東海省科工局旗下单位的优势是雷达和电子产品。
陆战装备上没啥拿得出手的成果。
林浩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点。
拿下了新一代122榴弹炮,对于東海省科工局来说也是莫大的殊荣。
万万没想到。
林浩到了燕京,到了五机部,居然还被重视。
这就有点离谱了。
这也让李文林意识到。
自己对林浩的作用还是低估了!
林浩在高层心目中的地位,应该超过了王正国这个老厂长……
“林浩,你在电话中提到想请我牵线搭桥?”
张抗美在与林浩闲聊了一阵后,终于回到了正题上。
林浩点头道:“张处,我们江州一机厂前阵子接到了一批59-2式坦克的改进订单。”
“我也参与其中,学习了改进全流程后,我结合自己的认知,设计了一款深度改进型59式。”
“我想将自己的这个方案推荐给坦克装甲车辆局,但我在那边没有门路,便想请你帮忙。”
张抗美也是瞪大了眼睛,惊呼道:“你设计了一款深度改进59式坦克的方案?”
林浩点点头。
张抗美平复了一下心情。
不是第一次见识到林浩的妖孽,已经有一点点免疫。
虽然震惊,但比此前几次要从容一些。
张抗美追问道:“战力提升如何?”
林浩:“除了机动性能稍微弱一些,其他方面足以比肩国外的主流二代坦克。”
“如果采用更激进的主炮方案,足以具备正面摧毁T-72坦克的能力。”
嘶——
纵然有心理准备,张抗美也被林浩的这番霸气结论惊到了。
正面摧毁T-72坦克。
这正是龙国陆军所需要的!
毛子陆军这些年正在大批量列装的T-72主战坦克,被称为第三代主战坦克。
这款坦克拥有厚重的装甲和125毫米主炮。
无论是防护力和火力,都吊打龙国陆军主力的59式坦克。
能够正面摧毁T-72坦克,成为了龙国众多反坦克武器研制时的首要指标。
张抗美:“什么样的激进方案?”
林浩:“将105毫米线膛炮的长度从现在的52倍径提升到60倍径左右,同时配备钨芯脱壳穿甲弹。”
“我测算过,这番改进下来,2000米的穿深可以达到450毫米。”
“这个穿深,击穿T-72坦克正面装甲肯定足够了!”
张抗美提醒道:“林浩,虽然我是搞火炮的,但对坦克炮也了解一些。”
“加工60倍径的105毫米线膛炮,咱们的工艺可能有难度。”
“另外,钨芯脱壳穿甲弹最主要的钨合金穿杆我们还在摸索,钨合金材料的国产化也还没有搞定……”
林浩打断道:“张处,钨合金穿杆我能搞定,这是我的专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