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时代,我的军工帝国 第30章 ,卡车炮项目上马

作者:星河神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2:54:42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王正国发现,林浩选择支持设立民品部门果然是正确的。

邵永德和秦勇等人如今是演都不演了。

他们对林浩的敌视直接摆上了台面。

林浩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却百般阻挠。

还没有给厂子带来实质性的效益。

真是可笑!

邵长青当初提拔组长、办公室主任,乃至科长的时候,哪一次给厂子带来了实质性的效益?

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他们留在厂子里,肯定会对林浩主导的军工项目带来阻碍。

还不如把他们放出去折腾。

王正国也不与他们多争辩,直接让各人保留意见,进行下一个议题。

厂子这边不容易达成统一意见,还可以走上层路线。

邵永德和秦勇不待见林浩,但省科工局、五机部火炮局,甚至总参炮兵部那边对林浩可是喜欢得很。

王正国决定直接跟省科工局那边打声招呼,让省科工局直接下达文件来给林浩升职。

省科工局有这样的权限!

王正国召集着江州第一机械厂的常委班子开会的同时,五机部与总参炮兵部也召开了一场联合会议。

会议的主题就是林浩提出的122毫米卡车炮。

五机部火炮局制作了详细的对比资料。

以林浩提供的设计指标数据,与目前各国主流自行榴弹炮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

对比下来发现。

卡车炮除了防护能力和全向射击能力比不上国外的主流自行榴弹炮,其他性能都毫不逊色。

在采购价格、使用成本和长途机动能力上,则有着很大的优势。

尤其是采购价格和使用成本,只有毛子2S1式自行榴弹炮的三分之一左右。

如此低廉的价格,让龙国炮兵部队有了向机械化跃进的机会!

一番议论下来,五机部和总参炮兵部大部分人都支持展开122毫米卡车炮的研究和开发。

不赞成者的顾虑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卡车炮的防护能力偏弱,连防御炮弹破片的能力都没有。

其次。

林浩的这个方案实施起来难度大不大?

如果研制难度较大,投入成本过高的话,还不如去研制履带底盘的自行火炮。

因为龙国研制的第一款现代意义的自行火炮——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已经研发成功。

有了这个经验,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

最终决定,122毫米卡车炮项目可以展开前期研发。

前期研发期间,由五机部火炮局一处处长张抗美和总参炮兵部的一名上校,共同前往江州。

在江州第一机械厂担任驻厂代表,亲自参与卡车炮的研制。

两人将实地考察卡车炮的研制难度系数。

以实地考察结果,来作为是否展开后续研制的判断依据!

为了支持前期研发,总参炮兵部将拨付500万来作为研发经费。

会议敲定后的第二天,完成准备的张抗美就搭乘着火车再次抵达了江州市。

再次来到江州第一机械厂,张抗美都有些感慨。

上次之前,他从未来过这座三线军工厂。

但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却来了第二次。

上一次,他见证了不到三天绘制出D-30榴弹炮全套设计图纸的奇迹。

这一次不知道会不会再次见证新的奇迹……

“张处长,欢迎欢迎。”

“王厂长和邵副厂长正忙着民品部的规划建设,不在江州,就安排我来迎接。”

“怠慢之处,还望张处长见谅。”

前来迎接的是副厂长李文林。

张抗美摆摆手,示意无妨。

江州第一机械厂要设立民品部门的事情,也已经传到了五机部。

江州第一机械厂的直属部门是東海省科工局,但也是归属五机部管辖的。

开设民品部门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经过五机部。

传到了五机部,张抗美这个五机部的处长自然也就听说了。

又是研究新式122榴弹炮,又是搞产业改革。

江州第一机械厂这段时间也是军工界中的“红人”了。

进了厂子,张抗美便问道:“林浩呢?这些天在忙什么?”

李文林:“林浩同志在试制车间参与卡车炮样炮制作。”

张抗美瞪大眼睛:“正式研制的文件,昨天才下达,你们就已经开始制作样炮了?”

李文林:“张处,是这样的。”

“林浩同志从燕京回来后,就绘制出了卡车炮的设计图。”

“林浩提出,卡车炮设计光靠图纸不够,需要实车测试来发现问题和针对性完善。”

“王厂长很支持林浩同志的工作,就买下了上次租借的两辆SX250型卡车,交给林浩进行样车改造。”

张抗美:“你们厂子胆子够大的!如果上级不设立这个项目,你们的前期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

李文林:“张处,林浩同志针对这种可能性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张抗美:“哦?他是打算如何解决的?”

李文林:“林浩同志说,国内卖不出去就卖到国外去。”

“波斯人和伊国人正在干仗,他们肯定有火炮需求,到时候可以卖给他们。”

“他们不要,还可以卖到南亚、非洲或者拉美去。”

“只要广告做得好,卖出去不会太难。”

张抗美:……

这就是留过学的格局吗?

思路果然不拘一格。

国内卖不出去,就卖到国外去。

放眼全国,也没几个军工厂拥有这样的魄力!

张抗美:“走,带我去看看林浩的进度。”

“看看林浩进展到哪一步了。”

李文林立刻让司机直接开往了试制车间。

试制车间

靠近大门的位置,一辆SX250型军用越野卡车停在黄色的作业区域内。

驾驶室还在,但车厢已经拆的面目全非。

装人载货的车厢被拆除了,只剩下车架。

带着安全帽的林浩,正与一群工人围着图纸在讨论着。

在他们的周围,摆放着数十个已经制作出来的零部件。

其中两个硕大的液压驻锄分外醒目。

还有一门D-30仿制炮。

摆在卡车不远处的货架上。

这款火炮最独特的三脚炮架被卸了下来,只剩下炮管和摇架。

好家伙。

江州第一机械厂真是准备不提交全套设计图纸,直接上实物!

这样的执行力,张抗美也被惊到了。

这样积极主动的干劲,多年未见!

这一切,应该是林浩出现之后才开始的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