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判断,是你搞出的这个新式榴弹炮项目,让邵永德着了急。”
王正国的这番话,让林浩懵圈了。
自己刚才复盘过,否定了这个猜想。
怎么王正国也是这个观点?
是王正国判断错了?
还是自己忽略了什么?
林浩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听着。
“本来,我已经退居二线了。”
“挂着厂长的名,但基本不管事了。”
“邵永德以第一副厂长的名义,行使着厂长的权限。”
“到了明年年初换届选举的时候,我就会正式卸任,邵永德也会正式接任。”
“你的新式榴弹炮项目引起了上级的兴趣,但你刚刚与邵长青起了争端,邵永德又站在了你的对立面。”
“上级领导担心你的项目受到邵永德的掣肘而不能顺利推进,便让我来坐镇。”
“邵永德应该就是因为此事产生了猜忌。”
林浩好奇道:“厂长,邵副厂长德为何会猜忌?”
王正国:“年龄!”
“邵永德的年龄比较尴尬,他今年已经53岁,如果明年年初的这一届选举他不能上位,那下一届的时候他就会因为超龄丧失参选资格。”
“对于邵永德来说,这一届的厂长他是志在必得的!”
“但一个新式火炮项目又不是两三个月能够搞定的,这意味着我可能还要被上级‘重用’一段时间。”
“如果届时上级安排我继续续聘,他邵永德就等于彻底丧失了当厂长的机会。”
王正国将自己的猜想娓娓道来。
而这个猜测,完全准确。
林浩听完思考片刻,发现这个猜想可能性最高。
没有波及到切身利益,邵永德不可能跳出来冒这个险。
毕竟,军工厂开设民品部门还是稀罕事。
办成了,功劳自然跑不了。
但这条路毕竟是探索阶段,失败的风险也不小。
一旦失败,不一定会被处理,但前程肯定没了。
思考了一阵,林浩开口道:“厂长,既然邵副厂长有这个雄心,那就让他去干。”
“最好能让上级在城郊批块地建设新厂房。”
“生产民品,还是距离交通干线近些好,不用像军品这样躲在山沟沟里。”
王正国狐疑地看着林浩。
他总感觉林浩似乎有其他的谋划,但他看不穿!
“小林,那民品部门生产什么产品,你可有建议?”
林浩:“厂长,邵副厂长现在迫切想出成绩,这个时候哪会听您的建议。”
“我们现在提建议,他们反而会各种联想,引起新的矛盾。”
“您全力协助,要人给人,要钱也可以给一点。”
“但只提供少许资金去买地建设新厂房,至于购买生产设备和生产原料的费用,让邵永德自己去解决……”
王正国看出来了。
林浩还是不看好邵永德提出的“三转一响”项目。
他出钱建设厂房,这建成了也是江州一机的固定资产,不会损失。
生产设备和生产原料这些就不同了。
如果产品卖不出去,这些投入就等于打了水漂!
不看好“三转一响”项目,却又不让自己阻止……
林浩这是要等着看邵永德的项目“翻车”!
这个看上去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居然也有如此腹黑的一面……
王正国没有评价林浩的这番言论,而是陷入了沉思。
思考了一夜,王正国发现林浩才是对的。
迈出这一步的邵永德,定然是志在必得的。
自己提出意见,邵永德根本听不进去。
林浩的建议虽然有隔岸观火之嫌。
但至少江州第一机械厂不会有什么损失。
想通了之后,王正国一番洗漱,便前往了省科工局的办公大楼。
林浩也没有闲着。
林浩同样前往了办公大楼,找到了陈忠伟。
没办法,東海省国防科工局的一百多号人,目前林浩就认识陈忠伟。
而且陈忠伟是实权副局长,找他办事也方便。
对于林浩的来访,陈忠伟也很喜悦。
林浩这一次是真的给東海省科工局争了光。
一款半个月突击搞出来的榴弹炮,居然获得了五机部火炮局、总参炮兵部和总参装备部三个部门的高度评价。
高度评价就意味着有戏。
只要后续测试顺利,江州第一机械厂的D-30榴弹炮仿制项目就有可能弯道超车,成为最后的胜者。
陈忠伟热情地给林浩泡上一壶茶,一番嘘寒问暖。
喝了一杯茶,林浩也开始进入正题,
“陈局,今天来叨扰你,是为了雷达项目的事情。”
陈忠伟知道,林浩口中的雷达是炮位侦察雷达。
这是林浩在虎山试验场的时候提出来的。
五机部火炮局已经和東海省科工局这边打了招呼,让東海省科工局这边提供协调和协助。
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陈忠伟和東海省科工局的一群人都再次震惊了。
林浩难道是无所不能吗?
炮位侦察雷达虽然是炮兵用的,但它跟火炮却不是一个类别的。
甚至上级主管部门都不是同一个!
火炮研发、生产属于五机部。
雷达则属于四机部。
跨界如此之大,林浩却都能参与。
天才的思维,果然是自己这类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只能望而兴叹。
陈忠伟:“此事我们也已经知道了,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省科工局全力支持。”
陈忠伟如此坚决,林浩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陈局,主要就是希望你们跟七一五研究所那边打个招呼,我好随时过去讨教和共同研究。”
陈忠伟有些惊愕:“就这?”
林浩点点头:“嗯,就这个。”
陈忠伟:……
听这架势,林浩又是准备独自上阵吗?
这可是炮位侦察雷达。
龙国国内目前还是空白。
没有任何技术参考,也没有实物可供参考。
陈忠伟有些狐疑道:“林浩,搞这个雷达你有几成把握?”
林浩的右手比划出八的手势,“八成吧,不知道咱们现有的电子元器件能不能达标。”
“如果不成,可能还需要从国外采购一些。”
“以咱们现在与欧美国家的关系,应该能买到。”
“如果买不到,就需要自行技术攻关,可能会更麻烦一些,可能会出现变数。”
陈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