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炮弹在靶区上空炸开,瞬间释放出数以千计的小型钢箭。
密集的钢箭如同暴雨一般覆盖下去,如疾风骤雨。
啪啪啪——
急促的声响中,数十个模拟步兵的稻草人被打得秸秆横飞。
乍一看,如同起了蝗虫一般。
短暂的停歇之后,又一发炮弹袭来。
这一次的炮弹依旧在靶区上空就炸开,不过释放出来的不是刚才的小型钢箭,而是圆润的钢柱。
高速落下的钢柱,再次对地面上的稻草人和草地进行了来了一场“金属风暴”。
片刻之后,又一发炮弹飞临。
依旧是靶区上空展开。
这一次落下的三十多个肉眼可见的黑点。
如同集体投掷的手雷一般。
这些黑点落地后也不再是“金属风暴”,而是连续的爆炸。
尤其是击中了铁皮方盒的那些小炸弹,更是钻进了盒子内部才爆炸。
“居然真的是反装甲子母弹!”
“122毫米榴弹炮如果也能装备这种炮弹的话,我们面对毛子钢铁洪流的时候可要轻松不少!”
“是啊,如果我们装备数量最多的122榴弹炮也能具备反装甲作战能力,炮兵部队的战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此前的两发炮弹是什么?是不是反步兵子母弹?”
“从地面一片狼藉的场景判断,应该无疑。”
……
就在这时,王正国的声音再次响起。
“各位领导,射击展示已经结束,我们移步靶区观摩一下打击效果。”
话音刚落,众人便纷纷钻出了防炮掩体。
再次登上吉普测,直扑靶区现场。
来到现场,众人就是一阵惊叹。
区区三发炮弹,打击效果却不一般!
上百个模拟步兵的稻草人,至少有二三十个被打得稀碎。
还有三四十个可以看到明显的损伤。
模拟装甲车的铁皮盒子也有两个在燃烧。
如果是真正的装甲车辆,它们此刻已经报废了!
王正国拉住正在观察毁伤效果的林浩,大声说道。
“各位领导,下面由江州第一机械厂的林浩同志向大家介绍一下三种新式炮弹的简单情况。”
厂长的突然安排,林浩也没有慌张。
林浩拿起刚刚从稻草人身上拔下的钢箭,举在手中大声介绍起来,
“各位领导,这是我根据毛子的箭式榴霰弹仿制的同类产品。”
“这款炮弹以这类小型钢箭为主要杀伤方式。”
“这种子弹药呈箭矢形状,它们在打入人体后会产生不规则运动,嵌入人体后更难取出。”
“其杀伤效果虽然不一定比钢柱的子母弹更好,但救治难度会大很多。”
话音落下,众人这才注意到不少稻草人身上插在小型箭矢。
不少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箭矢,还以为是制作稻草人时落下的铁钉。
听到林浩的讲述,才纷纷扣下一两个钢箭来观摩。
看着这些箭矢,有过实战经历的丁广华等人都是一阵不寒而栗。
他们非常清楚战场上遇到这种炮弹意味着什么!
但林浩说了。
他是仿制的毛子产品。
这意味着毛子已经装备了这类炮弹。
既然敌人装备了,那龙国军队装备也是无可厚非的!
林浩继续说道:“刚刚发射的第二发炮弹,就是安装钢柱的普通反步兵子母弹。”
“反步兵子母弹已经是强敌炮兵的普遍装备,我们却只有火箭炮配备了,有些浪费了我们数量庞大的身管火炮部队。”
“我就参照着箭式榴霰弹的结构,与江州一机的技术团队一起研制出了钢柱子母弹,用于提升炮兵部队压制敌人轻装步兵的能力。”
说完,林浩来到了一辆燃烧的铁皮盒子旁。
“第三发炮弹,领导们都已经看出来了。”
“没错,这是一发反装甲子母弹。”
“毛子的D-30榴弹炮同样装备了反装甲子母弹,每颗炮弹配有二三十颗小型破甲弹。”
“借鉴毛子的设计,我们也逆向仿制出了这种炮弹。”
“我们希望通过更丰富的炮弹种类,来进一步提升新式火炮遂行多任务的作战能力。”
……
林浩的这番解说,引起了丁广华的浓烈兴趣。
丁广华开口问道:“逆向仿制?你见过这些炮弹的原型?”
林浩摇摇头:“没有。但在东尔曼国读书期间,有幸看过同学带来的装备手册。”
“在手册里看到过这类炮弹的介绍和结构图。”
“根据这些信息,我搞清楚了子母炮弹的内部结构。”
“这次我就利用这个知识绘制出了设计图,然后在江州一机技工师傅们的协助下,造出了几发样弹。”
“不过,这些炮弹基本是手工打磨的,成本比较高。”
“需要改为机械化生产,降低成本,然后才能大批量列装部队。”
林浩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
没办法,系统奖励的设计图纸。
想要它们“合理”,就只能编一个说辞。
好在自己刚刚留学归来。
这个时代的留学生又不多,难以验证。
林浩拉着留学这杆大旗,胡扯起来也还有点可信度。
丁广华听了林浩的这番说辞,也是点点头。
这番说辞除了显得林浩有点天赋过高,没其他毛病。
而且,除了林浩的自述,丁广华现在也找不到其他验证手段。
总不能说是敌人将情报资料送给林浩的吧?
就在这时,一个佩戴着“总参炮兵部”臂章的首长开口说道:
“丁局长,今天的这款火炮我看性能不俗嘛。”
“咱们的新一代122榴弹炮定标是不是可以延迟一段时间,再看看?”
看着说话者的军衔和臂章,林浩双眸放光。
此人是总参炮兵部的主要负责人!
炮兵部队选择何种装备,决定权其实不在五机部,而是在总参。
尤其是总参炮兵部,那话语权至少能占七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