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锻造车间。

林浩看着锃亮的零部件,赞道:“邓工,您这手艺真是一绝。”

“这些零部件与数控精密机床加工出来的相比,也毫不逊色。”

邓学兵也是普通人,听到这样的夸赞自然乐得合不拢嘴。

“小林,你还见过数控精密机床?”

这不废话嘛。

过个二三十年,这玩意在龙国会烂大街。

但这个时代,数控精密机床在龙国还不多。

林浩随口胡扯道:“嗯,在东尔曼留学的时候见过不少。”

林浩拿起一个零部件,对着邓学兵问道:“邓工,这个零件加工一下,用了多少工时?”

邓学兵:“十八个。”

林浩:“邓工,如果咱们将这个零部件改成浇铸,工时上应该能省不少。”

邓学兵眉头微蹙,抓起地上的零部件,捧在手上观摩了两圈。

“这种零部件确实能浇铸出来,只不过精度上可能会差一点点。”

林浩靠近邓学兵,压低声音道:“邓工,给你透个秘密。”

“我在东尔曼国读书的时候,听班上波国的同学说,D-30榴弹炮的许多零部件就是浇铸。”

“而且组装过程中,许多部件直接是焊接的,大幅压缩了工时。”

“得益于次,D-30榴弹炮的年产量非常惊人。”

“毛子几百万大军在短短十几年里就全面完成了换装,而且大量出口。”

林浩的这番话,让邓学兵陷入了沉思。

沉思的同时,邓学兵还抬头看了林浩两眼。

眼神中,除了震惊还有一丝丝的警惕……

两世为人的林浩,早已是人精。

邓学兵的人生阅历,在林浩面前也只是晚辈。

邓学兵的反应,被林浩收入眼底。

这是林浩故意为之的。

手握系统,今后各种惊世骇俗的举动只会越来越多。

林浩需要打造一个“交友广泛”的人设。

这个人设,可能会引来诸多怀疑。

有怀疑,就会有调查。

林浩恰恰是经得住任何调查的。

等到调查无果了,自然就会信任自己。

现在就故意“暴露”,引来他们调查,要比今后展开项目攻关的时候被停职调查好得多!

此刻,林浩故意装作没有看出邓学兵的异样,继续说道,

“邓工,咱们要不尝试着浇铸一部分零部件,实施效果?”

邓学兵有些惊讶:“你准备制造两门样炮?”

林浩耸耸肩:“本来是准备造一门的,但厂长批的预算够造两门,那干脆造两门。”

“一门采用咱们传统的铸造、铣切来加工。”

“另一门就将部分零部件改为浇铸和焊接。”

“到时候二者可以进行直观对比,挑选出最理想的制造方案来。”

邓学兵也有些咋舌。

这个年轻技术员,真是越发让人吃惊。

一己之力,拿出了D-30榴弹炮的全套设计图纸。

这些日子又天天泡在各个车间,亲自参与样炮的试制工作。

这样积极的工作态度,技术科成立至今也是极为罕见的。

现在林浩又提出了两个方法建造两门样炮的思路。

通过对比来挑选出最理想的方案。

这哪里是一个技术员该有的思想高度。

这是厂长级别的高层管理的高度!

缓了片刻,邓学兵开口道:“小林,你能说服厂长,我就全力配合。”

“我已经五十五了,这身手艺徒弟们也没人能全部学会。”

“总不能等咱退休了,厂子就没人能够打磨某种精度的零部件吧?”

“如果搞成了浇铸,一次成型,倒是免了这个烦恼。”

邓学兵的这番话说得真切,没有丝毫的做作。

这让林浩也忍不住感慨。

老一辈技术工匠真的是令人仰望的存在。

他们技术过硬,一双巧手打造出了龙国的钢铁长城。

他们忠诚担当,将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

看着眼前的邓学兵,林浩再次提醒自己。

这一世决不能让悲剧重演!

……

王正国同样震惊于林浩大胆的创新思维。

思考了一阵后,王正国决定试一试。

虽然已经是临近退休的老人,但王正国的思维却不僵化。

相反,作为一个征战多年的老革命。

作为建国初期第一代军工人。

王正国的眼光非常敏锐。

他从国家推行的新政策中,已经嗅到了军工厂面临的危机。

现在的江州第一机械厂与同行们相比,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想要在竞争中生存下去,江州第一机械厂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优势。

在没有资金添置高端车床设备的情况下,改进装备的生产工艺提升产能,这是个可行的路子……

王正国同意了林浩的方案。

但也加了一个条件——

经费不能超。

这几天,林浩忙着制造样炮,王正国也没闲着。

光是省城就去了两趟。

就是为了筹集项目经费。

回到燕京的张抗美,多方游说也只争取到了70万的研究经费。

陈忠伟在省科工局争取了25万经费。

王正国召开了好几次常委会,才说动了大部分成员,勉强通过了10万元的研究经费。

总共105万的研究经费,距离目标的150万还差了45万。

但这已经是极限!

干了一辈子军工的林浩,自然清楚经费的重要性。

重生前,林浩就已经经历过军工企业最艰难的时期。

白天搞科研,晚上摆摊卖烤红薯的日子,林浩也经历过。

重活一世的林浩,自然不会去浪费宝贵的经费。

其实林浩这些天钻在各个车间,一项工作便是搜罗可以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对于即将浇铸的零部件,林浩也准备利用报废部件来搞。

能省则省,该花则花。

这是林浩搞科研过程中的经费使用原则。

这个原则,他已经坚持了一辈子。

这一世,他也准备延续下去。

有了厂长的认可,林浩立马开干。

于是,林浩奔波的车间中又多了铸造车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