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谏臣 第53章 翁婿煮茶论时局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0:09:47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茶室四面洞开,绿窗油壁。

陆家虽是武人家庭,却处处透着文人儒雅。

绿竹透过轩窗,节节高升,林荫处带着几分清雅。

陈寿提壶冲沏,笑道:“今日入府,此处有煮茶操琴,虽未焚名香。然幽室之中,琴音绕梁,却是让这壶茶更添几分飘香沁人。”

虽未明说对间那陆家小姐琴艺如何。

可陈寿这话,却又最是让人享用。

陆炳又是一番爽朗笑声。

既然已经大致能看出面前年轻人的态度,这等事情便也无需再多说,不然倒是显得陆家上杆子了。

陆炳拱手朝向西苑方向:“近年以来,国事日益艰难,圣人时常忧虑。这两年地方上灾患频生,南方常有水患,而西北等地则干旱连绵。”

“锦衣卫的消息,正月十五那日因当默所进之言,杭州织造局三百万两的丝绸银子,这两日便要送进京了。”

悄无声息的吐露消息后。

陆炳目光深邃的看向陈寿:“这可皆是因当默之功啊。”

陈寿立马颔首:“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过是为臣者职责所在。”

在陆炳面前谦虚低调,根本就不是不能做的事情。

大多数情况下,陆炳代表的就是嘉靖皇帝本人。

陆炳笑了笑:“只是朝堂上文武百官,能如当默这样,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却也是少之又少。”

说着话。

陆炳生出了几分兴头。

他又说道:“若是那日当真要在浙江改稻为桑,恐怕就不止是如今这等局面了。”

陈寿目光闪烁流动。

稍稍思考了一下陆炳这话,是从什么身份和角度出发的。

随后他开口回道:“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皆系于天子一人。朝中纵然有难处,可若是能紧着百姓去想,那些难处便也不算难了。”

陆炳点点头,立马询问起来:“当默以为,如今浙江和苏松两地,接下来局势又会如何?”

听到这话。

陈寿亦是悄然坐直了身子。

他抬头看向陆炳。

陆炳似是才反应过来,而后解释道:“今日休沐,只当闲谈,出了此间,便全当未曾有过,当默尽管放心便是。”

这就是将今天接下来的话题,圈定在两人之间,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陈寿轻吐浊气,开口:“伯父所问东南两地之事,如今浙江已经闹出新安江大堤溃决,而这河堤是朝廷花了二百万两银子在去年才将修好的。我以为,东南不论是浙江,还是苏松两府,恐怕接下来麻烦必然会接踵而至。”

陆炳面色平静,只是问道:“当默的意思,东南接下来会一直不太平?”

陈寿点头说:“户科的王科长已经奉旨南下,赶赴浙江。而伯父今日有此一问,想必心中也早已认定此事乃是有人在幕后策划。若是如此,王科长这一趟无非就是抓住几个浙江那边推出来的背锅之人。”

见陈寿开口谈论起这些,陆炳不时的面露思忖,偶尔又点点头。

陈寿则是继续说:“大明朝的事情,说到底都是人的事情。因人而起,由人治之。王科长这一趟能揪出整个浙江这场洪水下的蠹虫?我以为大概是不可能的。”

即便自己在朝廷里按死了改稻为桑,也提前预警春汛,可依旧出现了毁堤淹田的事情。

这说明什么?

自己能改变一些事情,可利益的驱使只要还在,那些人就依旧会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陈寿又说:“至于苏松两府改棉为桑,如今虽然尚未出事。可南直隶江南各府,本就是我朝财税重地,且此处士绅官宦最多,关系最为复杂。我虽想不到他们会如何做,但料定苏松两府早晚也会出事。”

见陈寿一旦谈论起国事,便再无闲谈时的谦逊,反倒是神采奕奕,字字珠玑。

陆炳心中那份隐晦的不放心,也已渐渐消散。

他当即低声道:“当默亦当知晓,东南之事,乃因你而起,若是再出差错,虽是地方上的过错。可若是事情不能办下来,最后恐怕当默也要被牵连担责的。”

这就是陆炳的忧虑?

陈寿看向这位天子发小,当朝锦衣卫指挥使:“苏松方面,小侄尚未能想到应对之策。但浙江那边,我却有几分准备,只是……”

陆炳见状立马问:“只是什么?”

陈寿笑着摇摇头:“只是要叫伯父笑话了,小侄虽在朝已有三年,可却始终孤身一人,朝堂内外无有助力,也无人手。即便有应对之策,于浙江而言却也是鞭长莫及,如今倒是只能干坐京中,静候讯息了。”

吃老丈人、喝老丈人的。

似乎历来就是一个优良传统。

虽然陆炳还不是自己老丈人……

陆炳听到这话,立马笑出声来:“我倒是什么顾虑,若是只说人手。当默在浙江有何应对之策,只管说来,我为天子近臣,倒也有些信得过的人。”

“沈一石!”

陈寿脱口而出,说出沈一石的名字。

陆炳顿时面露疑惑:“沈一石……此人是?”

陈寿回道:“此人乃是浙江织造局兼市舶司总管太监杨金水手底下做事的一员商贾,最得重用,也最知浙江人事。”

听到这番解释,陆炳眉头一挑。

他有些意外陈寿是如何知道这号人物的,却又尝试着揣测道:“当默的意思,此人于浙江的事情至关要紧?是想要我遣人,于适当之时拿下?”

知晓了沈一石的身份。

陆炳立刻就能想到,这人必然是浙江诸般事宜的破局之人。

陈寿亦是点了点头。

沈一石可不光光是浙江局势的破局人,他在杨金水手底下做事,从织造局到浙江藩台、臬台衙门,多少暗地里的事情都是经过他手的。

只要掌握了他,那么浙江的局势,就不成问题了。

一介商人,虽说还造不了反。

却能以此四两拨千斤,按死一批人。

更何况沈一石也确确实实是个人才,是个极擅商贾经济一道的人物。

能为杨金水所用。

又如何不能为庐州陈所用?

陈寿面色平静的开口:“陆伯父慧眼,若是能不违律,将此人暗中盯紧,待需要之时将其暗中押回京,小侄这应对之策便算是补全了。”

说完后。

他目光纯良的看向陆炳。

不管是嘉靖的暗中授意,还是你陆炳自己也认可。

既然是想要招自己当你陆家的女婿。

那你这个当老丈人的,是不是也该出出力?

陆炳这时候也反应了过来,眉目含笑的看向陈寿:“果真是个精于谋略算计的滑头!陛下真没说错!”

嘉靖说了什么?

陈寿疑惑了一下。

陆炳这时候已经挥手道:“我会派人暗中前往杭州,盯住你说的这个沈一石。也会另外派人到苏松两府,一旦有变你在京中也能及时知晓情况,不会陷入被动。”

这老丈人不错!

明年就送他几个大胖外孙!

听到陆炳的安排,陈寿心中却也是一块大石头落地。

“小侄谢过伯父相助。”

陆炳哼哼了两声。

要不是心中担心,自己至于这么赔本赚吆喝?

他拍了拍桌沿。

等陈寿为其重添一杯茶后。

陆炳才又说道:“那辽东呢?皇上现在不光是让你仍旧坐值西苑,还要你在御前处置辽东事务。那日治辽六策一出,辽东如今也如东南一般,于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什么想法,就一并说出来,我正好一并替你解决了。”

他到底是武人。

一旦确定了双方的关系,说话也就更加的直接。

陈寿摇了摇头,立马引来陆炳疑惑的目光。

而陈寿却又赶忙说道:“治辽六策尚需时日,不急于当下一时。不过若是伯父信小侄,辽东或许会为伯父平添几分功勋也未尝可知。”

说完后。

陈寿微微侧目。

后方对间的琴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