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废弃化工厂,戴灵云并未直接返回公司安排的临时住所,而是寻了一处僻静无人的郊外山林。与曲彤的短暂交锋,虽未分出生死,但其凶险程度,尤甚于碧游村面对千军万马。双全手那直接作用于灵魂、篡改认知的诡异力量,让他心有余悸。
他需要时间沉淀,消化这一战的收获,审视自身的不足。
寻了一处干净的山岩盘膝坐下,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晨风吹拂林叶,带来草木清香,稍稍驱散了脑海中那化工厂的污浊景象。戴灵云闭目凝神,意识沉入识海。
那枚代表着“太上三五都功经箓·正七品”的金色符箓,依旧静静悬浮,散发着温和而威严的光芒。与曲彤对抗时,正是这箓职自带的天庭正统威严,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双全手对灵魂的侵蚀和篡改。
‘箓职,不仅是权限,更是一种位格,一种受到天地规则认可的身份标识。’戴灵云若有所悟,‘曲彤的双全手再诡异,其力量本质似乎更偏向于‘混乱’与‘篡改’,而箓职代表的则是‘秩序’与‘正统’。从位格上,我便在一定程度上立于不败之地。除非她的修为或她代表的‘规则’,能凌驾于授予我箓职的这片天地之上。’
想到这里,他心中稍安。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箓职是位格,是身份,但并非直接等同于战斗力。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份位格,将之转化为切实的神通手段,是他需要不断探索的。
‘《清微神烈秘法》是根本,修炼性命,提升本源炁息。《通天箓》是工具,是钥匙,能让我无视常规限制,瞬息成符,甚至组合、创新符箓。而‘箓职’,则是驱动这一切的‘权限’和‘能源核心’。’戴灵云在心中梳理着自己的力量体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他回忆起最后那凝聚【神霄诛邪雷枪】的一击。那并非清微传承中固有的符箓,而是他在碧游村之战后,结合《神烈秘法》中对高階雷法的描述、《通天箓》的符箓构建原理,以及“都功仙官”箓职所能引动的一丝雷霆权柄,自行构想、并在实战中逼出来的手段。
“或许,我该系统地整理一下思路,不能总是临场创造。”戴灵云睁开眼,指尖自然而然地在虚空中划动起来。
金色的炁息随着他的指尖流淌,凝而不散,在空气中勾勒出一个个结构复杂、蕴含道妙的符文。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符箓,而是开始尝试将不同的基础符文进行组合、叠加。
首先是最常用的【金光符】与【护身符】。在《通天箓》的精准操控下,两者符文结构开始交融,金光不再是单纯的气场,而是化为了如同琉璃般实质化的光盾,光盾表面还有细小的反弹符文流转——【金光琉璃盾】成!
接着是攻击符箓。他将【庚金雷符】的锋锐、【乙木雷符】的生机缠绕(用于束缚)、【丙火雷符】的爆裂,以特定的序列和结构进行组合。片刻后,一道散发着三色流光、气息凌厉无匹的复合雷符悬浮在他面前——【三才诛邪雷符】!此符一旦激发,可先以庚金之锐破防,再以乙木之气缠绕困敌,最后丙火雷霆爆发,造成多重打击。
他还尝试了更复杂的。以【招云符】为基础,融入【聚炁符】的原理,再点缀一丝箓职所能感应到的、极其微弱的“星辰之力”。很快,一小片淡银色的云雾在他头顶汇聚,云雾之中星光点点,不仅能够遮蔽身形,还能缓慢汇聚周围天地元炁,补充自身消耗——【小周天星隐符】。
一种种或强化、或复合、或创新的符箓在他手中诞生、演示、然后散去。戴灵云完全沉浸在了这种对符箓之道的探索与演绎之中。他发现,有了《通天箓》作为实现工具,有了“箓职”提供更高层面的能量视角和权限,自己对符法的理解正在飞速提升,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精妙结构,如今都能轻易构建。
这已不仅仅是学习传承,更是在开创属于他自己的“符箓之路”。
不知不觉,日上三竿。戴灵云终于停了下来,虽然精神略有疲惫,但眼神却明亮如星,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这一上午的静修与演练,其价值不亚于一场生死搏杀。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和理解,更深了一层。
“符箓之道,果真浩瀚如海。”他轻声感叹,“前人智慧如星,我辈能拾取一二,已属幸事。若能在此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路,方不负这《通天箓》与清微传承。”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准备返回市区。也就在这时,他身上的通讯器再次震动,是肖自在发来的信息。
信息内容让戴灵云刚刚舒缓的心情再次沉了下去。肖自在表示,根据戴灵云提供的情报,公司精锐小队已突袭了那处化工厂,但除了战斗痕迹和一些被销毁的仪器残骸,一无所获。曲彤及其核心成员早已转移,清理得极其干净,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另外,信息末尾附带了肖自在的一个私人请求:他在清理碧游村战场时,从一个负隅顽抗的野茅山妖人身上,剥离出了七团被极度压缩、充满痛苦与怨念的孩童煞魂。公司的常规手段难以净化,强行超度恐伤及魂体根本,希望戴灵云这位正统的道门高功能出手,助这些无辜的孩子往生。
随信息发来的,还有那七团被封在特殊容器内、不断扭曲冲撞的黑色煞气的影像。
看着影像中那七团代表着七个破碎家庭、七条夭折生命的痛苦灵魂,戴灵云仿佛又看到了爷爷临终前那慈祥而决绝的眼神,看到了自己孤儿的童年……一种难以言喻的共情与怒火在他心中交织。
“道不避责,法度有缘。”他回复了简单的六个字,并附上了自己当前的位置。
有些事,与恩怨无关,与争斗无关,只关乎道心,关乎一个修道者最基本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