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后山的异象——“灵宝降光”,并未大规模传开,仅限于天师府高层和少数核心弟子知晓,但这已然在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戴灵云的名字,在正一道内部,已然与“中兴希望”、“道法革新者”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老天师张之维的默许和支持下,戴灵云开始在天师府内,挑选心性纯良、根基扎实的年轻弟子,尝试小范围地传授以“文明之火”理念辅助修行的初级法门。并非直接传授引动之法,而是通过讲法、共修等形式,引导他们感悟自身修行与宗门传承、与护持正道之间的关系,培养那种“薪火相传”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参与共修的弟子,虽然无法像戴灵云那样直接引动金色光点,但普遍感觉心神更加宁静,修炼时杂念减少,对经典的理解也似乎深刻了几分。整个天师府的修炼氛围,无形中变得更加纯粹和积极。
这一日,戴灵云正在静室中揣摩《通天箓》。随着对“文明之火”和“清微神火”理解的加深,他对于符箓之道的认知也在不断突破。
《通天箓》的强大在于无需设坛、无需行炁,仅凭意念便可瞬间成符,将符箓的运用便捷性和爆发力提升到了极致。但这在戴灵云看来,更多是“术”的层面,是技巧的巅峰。
而正统的符箓之道,无论是天师府的金光符、五雷符,还是清微派的各类秘符,其根本在于“以符通神”,借助符箓的特定结构,沟通天地间的某种规则力量或者神祇权柄,引为己用。这涉及到对天地法则的理解、对神祇谱系的认知,以及自身修为与箓职的匹配。
“《通天箓》是笔,是无比快捷高效的笔。而符箓的结构、承载的‘意’,才是墨,是灵魂。”戴灵云若有所思,“以往我绘制符箓,多是沿用清微派传承下来的固定符形,以其结构引动对应的天地之力。但既然《通天箓》可以凭空成符,那么……我是否可以直接以自身领悟的‘法则’或‘道理’为蓝本,构建全新的符箓?”
这个念头一出,如同在他脑海中点燃了一道惊雷!
他回想起在西南虚空节点中,面对马仙洪的法器洪流时,他临阵创出的那融合了雷火真意的“清微神雷真火印”。那并非清微派传承中的任何一道固定符箓,而是他根据自身对雷、火两道法则的理解,结合清微正法、《通天箓》手法,自行构建的全新符印!
“也就是说……《通天箓》的终极用法,或许并非是快速复制前人的符箓,而是……以自身对‘道’的理解为根基,直接书写‘规则’!”
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这意味著,符箓之道在他手中,将不再局限于传承的桎梏,而是拥有了无限的创造性与可能性!只要他的境界足够高,对天地法则的理解足够深,他甚至可以创造出拥有各种神奇效果的、前所未有的符箓!
他立刻开始尝试。
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目标——“净化”。
他摒弃了脑海中所有已知的驱邪、净宅、破煞类符箓的固定结构。而是闭上眼睛,以神识沟通体内那蕴含着纯阳净化之意的清微神火,细细感悟其“燃烧污秽”、“带来光明”、“滋养生机”的特质,同时,也回想起引动“文明之火”时,那种涤荡阴邪、带来祥和的感觉。
他将这两种“意”在脑海中不断提炼、纯化、融合。
然后,他睁开眼,伸出食指,以《通天箓》的手法,在虚空中缓缓勾勒。
没有固定的笔画顺序,没有复杂的符文结构。他完全是跟着感觉走,以神引炁,以炁绘形。指尖划过之处,留下一道道由纯粹金光构成的、流畅而充满道韵的线条。
这些线条彼此交织、缠绕,最终形成一个既非字、非图,却又仿佛蕴含着“净化”一切真意的、浑然天成的复杂光符。
当最后一笔落下,光符骤然亮起,散发出温暖、明亮却不刺眼的光芒。一股令人心神宁静、邪念顿消的祥和气息弥漫开来,静室之内,仿佛被无形的清泉洗涤过一般,所有的尘埃、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一扫而空!
“成功了!”戴灵云心中涌起巨大的成就感。这道他自创的“净世金光符”,其净化效果,远超他之前所掌握的任何同类型符箓!而且因为是完全契合自身之道所创,绘制时消耗更小,与天地法则的共鸣更强!
成功创出“净世金光符”带给戴灵云的,不仅仅是多了一种对敌或辅助的手段,更是一种根本性的、思维层面的蜕变与升华。他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门后是浩瀚无垠的“道”之海洋,而他手中的《通天箓》,便是那艘可以随他心意打造、助他畅游的舟筏。
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复制和运用传承中的符箓,而是开始了一场狂热的、充满探索精神的“创造”之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戴灵云几乎完全沉浸在了对自身所悟“法则”与《通天箓》结合的应用实验中。他的静室,时而金光大放,祥和安宁;时而雷声隐隐,电蛇狂舞;时而暖意融融,生机勃勃;时而清风徐徐,空间微漾。
他尝试将自身对“生机”的感悟——源于建木之力、清微神火以及“文明之火”中对生命延续的祈愿——融汇贯通,创造出了“甘霖回春符”。此符激发,能化作蕴含勃勃生机的灵雨,滋润万物,加速伤势愈合,甚至对草木生长有奇效。他在后山一片因试验雷法而略显焦黄的土地上试验此符,不过片刻,焦土便重现绿意,甚至比周围更为茂盛。
他又结合对“空间”的粗浅理解——主要源于穿越的经历、风后奇门的观察以及西南节点虚空的体验——试图创造能短暂影响空间的符箓。这远比“净化”、“生机”等概念要困难得多,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往往符箓刚成型就因结构不稳定而崩溃,甚至引动空间涟漪,差点毁了静室。但他锲而不舍,不断调整神识的投入、炁的流转以及对空间波动的模拟,最终,一道极其不稳定、却真实能制造出短暂“凝滞”效果的“虚空禁锢符”雏形,被他艰难地勾勒出来。虽然持续时间不到一息,范围仅限方寸之地,且消耗巨大,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他还尝试将“文明之火”中蕴含的“秩序”、“传承”、“守护”等抽象意念,直接化为符箓。这类符箓没有直接的攻击或治愈效果,却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特殊的“域”,身处此域中的己方人员,会感觉心神宁静,意志坚定,配合更为默契;而心怀恶念者,则会感到莫名的压抑与不适。他将此符命名为“人道永昌域”,虽然目前范围和作用都有限,但其代表的潜力,让他心潮澎湃。
当然,创造新符并非易事。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消耗和对自身“道”的深刻拷问。稍有偏差,轻则符箓失效,重则炁息反噬,神识受损。戴灵云多次因过度消耗而脸色苍白,甚至嘴角溢血,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这种近乎疯狂的“创法”行为,自然瞒不过老天师张之维。
这一日,老天师悄然来到后三戴灵云的静室外,并未打扰,只是静静感知着室内那不断变幻、时而稳定时而狂暴的法则波动。他脸上无喜无悲,眼中却流露出极其复杂的神色,有欣慰,有惊叹,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担忧。
良久,当室内波动暂时平复,老天师才轻轻叩响了门扉。
戴灵云开门,见是老天师,连忙行礼。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灵云,你近日所为,吾已感知。”老天师步入静室,目光扫过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各种性质的法则残留痕迹,缓缓道,“以自身之道,衍万千法符……此路,前所未有。可谓是将《通天箓》之用,推演至了一个连其创造者陆瑾都未必设想过的极致。”
“晚辈僭越,只是心有所感,忍不住尝试。”戴灵云恭敬道。
“非是僭越。”老天师摇了摇头,语气凝重,“此乃大魄力,亦是大机缘。然,福祸相依。你需知,法则之力,浩瀚无边,玄奥难测。你以个人之认知强行驾驭、书写,如同稚子舞大锤,稍有不慎,未伤敌,先伤己。更甚者,若所书写之‘规则’与天地固有之理冲突过大,恐会引来天道反噬,后果不堪设想。”
戴灵云心中一凛,知道老天师所言非虚。他之前几次失败,已经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冥冥中的排斥与压力。
“晚辈明白。定当谨记教诲,循序渐进,不敢有丝毫懈怠莽撞。”
“嗯。”老天师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你能明悟此点,甚好。此外,你如今所创符箓,虽源自你自身之道,但其根基,仍离不开我正一符箓体系之框架,离不开《受箓法本》与《天坛玉格》所构建的天地秩序。汝之‘都功箓’,便是你沟通天地、行使此法之凭证与保障。切记,莫要因追求新奇而舍本逐末,失了与这方天地之联系。”
老天师的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戴灵云瞬间清醒了不少。的确,他能够相对顺利地创造和引动这些新符,意识海中那枚“都功箓”起到了关键的稳定和认证作用。它如同一个过滤器,一个放大器,确保他所书写的力量,是在此界允许的框架之内运行,而非无根之萍,无序之力。
“多谢天师指点!”戴灵云心悦诚服地再次行礼。老天师寥寥数语,便为他这狂飙猛进般的“创法”之路,指明了需要注意的边界和必须坚守的根基。
“好好体悟吧。”老天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带着期许,“汝之路,已非常规修行可比。或许,这正是重开天路之后,吾辈修士当行之道。以自身为舟,以感悟为桨,探索那无垠道海。望你慎之又慎,行稳致远。”
说完,老天师便飘然离去。
戴灵云独自留在静室中,回味着老天师的话语。他明白,自己走上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不再仅仅是传承的继承者,更是探索者与开创者。《通天箓》在他手中,真正实现了从“术”到“法”,乃至触摸“道”的边缘的蜕变。
他收敛了之前因连续成功而有些浮躁的心绪,不再急于求成地去创造更多、更复杂的新符。而是开始沉下心来,反复锤炼已经成功的几道符箓——“净世金光符”、“甘霖回春符”、“虚空禁锢符”(雏形)以及“人道永昌域”。
他不断优化其结构,降低其消耗,增强其稳定性,扩展其效果。同时,他也开始系统地梳理自身所学,将《清微神烈秘法》、《受箓法本》、《天坛玉格》乃至从建木、节点中获得的零散信息,与自己新悟的“法则书写”理念相互印证,试图构建起一个更为完善、更具普适性的个人符法体系。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的创造更为枯燥和耗时,但却至关重要。它是在为一座摩天大楼打下坚实的地基,而非仅仅满足于建造几座漂亮的空中楼阁。
时间在潜心修行中悄然流逝。戴灵云能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微,对“道”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虽然修为境界没有突飞猛进,但实战能力与潜力,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隐隐有种预感,当这套基于自身之道、以《通天箓》为笔、以“都功箓”为凭的符法体系初步成型之时,便是他冲击下一箓品——《正一盟威经箓》的最佳时机。
而外界,因为西南事件的平息和戴灵云带回的关键信息,异人界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公司加强了对边境和敏感地区的监控,正一道内部则在低调地推行着戴灵云带来的新理念。张楚岚和冯宝宝过着难得平静的日子,王也和诸葛青也各自回归宗门,消化所得。
然而,无论是戴灵云,还是公司高层,或是老天师,都清楚,这平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间歇。“观察者”的阴影依旧高悬,“大地之子”的残余势力尚未完全肃清,重开的天路之外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戴灵云深知,自己必须尽快强大起来。不仅是为了自身道途,更是为了在未来的变局中,有能力守护这片土地和其上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他的笔,将继续书写。不仅书写符箓,更欲书写属于这个时代、属于他自己的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