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憾:从遇到吕雉开始 第32章 教导

作者:味道懵懵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1:16:12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卫子夫了解刘彻,他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汉武帝生气的原因,卫子夫也是明白的。原因经过汉武帝已经明白了,可是最后他反而哈哈笑了起来。

“据儿类我,好…很好。朕还担心他性子温和,今后没有办法对付匈奴。现在…好啊。还有冠军侯明年死…是怎么回事?”

“店家说可能是在野外饮用了不干净的水,亦或者伤势拖延了。后世如若有药物,倒是不用担心那么多,还有那盔甲…”卫子夫觉得,霍去病要改一下性格了,收敛一下脾气了。

“我们作为客人,不能闲话太多了,稍稍问了一点事,买了一点东西就回来了。这千里眼…陛下可看。”

卫子夫的确是没有问太多,汉武帝觉得也没有问题。哪有第一次见人,就问那么多有的没有的?对方更是后世人,那更应该注重礼仪。

“千里眼?真有这种东西?”刘彻这才是真的震撼了,可是这千里眼,怎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

“放在眼睛上…看外面就是了。”卫子夫看着汉武帝摆弄,这才开口说了起来。

刘彻来到了门口,放在眼睛上,一瞬间就看到了宫殿门外的太监了。更远处的地方,似乎也清晰可见,看着这玩意他瞬间就明白这个东西的价值了。

“千里眼?名副其实…”因为是夜晚,且有城墙遮挡,但是刘彻还是看到了很远很远。如若是明天在城墙之上看,那应该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刘彻直接收了起来:“夫人,今日都谁去了后世?”汉武帝对于卫子夫先去,并没有特别生气。纵然是知道了这件事,他身为皇帝也不能第一时间冒险。

“据儿,大将军、冠军侯…在无他人,反倒是明皇当时去了一家人。听据儿说那一家人挺惨的…”想到那一家人,卫子夫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人家是病死,自己这一家人是被杀了,这真的是憋屈。

汉武帝点点头:“夫人做事当真是慎重,五日之后朕就去见见这后世之人。至于夫人说的这几个宦官…明日一一诛杀。”汉武帝没有任何优柔寡断,在所有帝皇之中,哪怕是秦始皇都有犹豫过。

比如说杀赵高这件事,因为赵高犯事,但是始皇帝惩治了他,却还是犹豫要不要杀他。但是汉武帝这种人,当真是果决到可怕。作为帝王可以说他非常的刻薄寡恩,甚至说无情的政治机器。

西汉的帝王当真是在这他这里达到了一个巅峰,如若说汉宣帝有汉武帝的一半刻薄,汉元帝都难以继位。

盔甲这东西,汉武帝仔细审视了一遍,这东西是真的好。今晚他非常高兴,所以也就没有离开了,这一夜灯火晃晃…

次日清晨刘据就带着三人来了,汉武帝看着三个人,眼神之中的肃穆让三个人有点胆怯:“快装吧,让朕看看着后世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神奇?”他没有去说责备的话,威严也必须要是有的。

周围的太监已经被赶走了,有些事不能传出去。大清早刘彻就连朝政都交给丞相去处理了,自己反而在这里等着。看着刘据指挥两个人安装,看着那些奇怪的构建…

“那是钢铁么?”汉武帝窥一豹而知全貌,这些小东西上都有钢材这种金属,可见后世何等的奢侈。在他看来木制的就可以使用,为何要使用更加奢侈的金属。可在后人看来,这可以用的更久…

至于手中的平板,汉武帝已经看过了那个视频。卫子夫就在一边端坐着,没有任何的情绪。汉武帝看着视频里那个扮演卫子夫的女人,她做的每一步,可以说都非常的正确…

“可惜…”刘彻说的这个可惜,是卫子夫在起兵之后的政治策略失败,以及军事策略失败。

“据儿你过来…”看着那边完事了,汉武帝拉着刘据打开视频坐在一侧说道:“在起兵之后你有两点失误,首先就是军事策略上的失败。你不曾领过兵,在指挥上更是不行,所以有错误。”

“你应该亲自领兵,指挥军队应该交给合适的人,这是作为储君的担当。问题不在于谁领兵,而是此时此刻必须要在。”

“在领兵之后,不应该指挥军队占领长安这种做法,而应该在杀了江充之后尽快突破封锁。要么跑要么面见朕,这是两手准备。”

“其次因为不曾领兵,你陷入了长安城的巷战。你应该安排人在城内宣布江充罪行,更不应该打开监牢,这是一把利剑,如若没有正当理由就是作乱。你心中急了…反而乱了方寸。”

这个时候如若在王晨看来,有一个极具正面的典型。那就是李世民,他在玄武门对掏之后就去见了李渊,而不是要拿下长安城与之对峙。偏偏刘据就是要和丞相刘屈氂对峙,可面对源源不断的救兵…

刘据那里还有胜算?本就是兵行险招,如若能面见到武帝,纵然是在失败被杀,那就不用多说了。可偏偏在战略上,在政治上的双重失败,导致他杀了江充之后,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为君者,任何时刻,都要冷静不可操之过急。那店家说得对,兴许是朕教的不够好。”摸了摸少年刘据的脑袋,随后他就把平板还给了卫子夫。

“夫人也做得对,据儿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说着他就走进了屋内,此刻的刘彻并不昏庸,更何况刘据有如此“天命”?他自然要好好带在身边教导,不能像刘据口中的那什么崇祯帝。

没有经历过帝王之术,突然登上大位,然后帝国就崩了。所以汉武帝也早早开始安排,不然以后见到后世的皇帝,大家聊起来了,如若用这个说事岂不是很尴尬?

皇帝知错、改错,但是绝对不认错,所以现在他认了,可那也不是改错,因为没有发生过。只是更用心教导刘据罢了…

卫子夫看着刘彻牵着刘据的手进去,眼神不由得柔了下来。老了昏庸了,自己也没有办法。自古以来老了昏庸的人可太多了,但是刘据本身也是有缺陷的。

现在卫子夫可以提前做打算了,卫青本来留下任安是弥补刘据的缺陷。但是这人不识好歹,其次太子身边也需要一个幕僚一样的人。等看了后面的历史之后,卫子夫会挑选一个幕僚给刘据。

抬头看着天空,真好…

屋内的电灯已经拉开,汉武帝听从了刘据的介绍,按下了开关。啪的一声,电灯亮了起来。今天虽然天气不错,可是屋内并没有多么明亮。此刻电灯打开,汉武帝看着那闪耀的灯光,这屋内格外的明亮。

汉武帝站在这里许久,看着这电灯久久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生以及自己儿子以后的一生,恐怕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了。本身汉武帝自己就是改革派,不然也不会罢黜百家…

可正因为如此,他仅仅看到这玩意,就知道国策又要开始调整了。如若不调整,有些东西根本进不来,百姓们根本用不了。所以说更后世的理念是什么?那东西适合自己不?

如若不适合自己怎么办?该如何改成适合自己的?总之汉武帝想的太多了,至于匈奴他已经不觉得是大患了,反而是那没有来的波涛,却是让这位帝王担忧起来了。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这个开端是自己父子两代人,那么应该可以镇得住。有了电灯,刘彻也就在这里办公了,下午丞相李蔡过来的时候,对于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是很好奇的。

可随着他们在这边商议钱币的事情,汉武帝却阻止了这件事。反而是在刘据选择老师的问题上,再次提了起来,原本的石庆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看来,或许还要找一个老师。

聊着聊着时间就到了傍晚,随着电灯打开,一群人直接就有点傻眼了。这东西他们不能理解,汉武帝也没有办法解释,最后太子刘据解释了起来。但是他也是半斤八两…

“太子殿下说这是天上的光…然后融入这个箱子里面,然后变成了光亮?”丞相李蔡有点不理解,吸收太阳光在放出太阳光?法宝?

刘据摇头说道:“这不是什么戏法,也不是什么仙法,这里面是有着极其明确的道理,只要稍稍了解,丞相也可以亲手做出来。”

这话是王晨说的,他告诉刘据一切都是有依据的,如若找不到那就是学的不够深。一切道理都存在,只是需要发现…

“如同水车、水驱动了木头,带动了转轮所以水车运动过来。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天上的阳光转化成了电,电驱动了灯、灯照亮了房间。”刘据也不是笨蛋,他想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古人并不笨,只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性罢了。所以刘据一解释,作为丞相的李蔡就明白了。可以说汉武帝时期的几个丞相都不差,刘据的解释又很简单,所以他们就理解了。

只是水车变成了更复杂的东西,那么问题来了…这东西是从那来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