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正在品尝胡辣汤的杨彪先是一愣,又连忙放下漆碗,恭敬回道:“蔡中郎(蔡邕)遗书…或在其女蔡琰处。昭姬(蔡琰字)夫婿卫仲道早逝,她返归长安侍父。初平三年蔡中郎罹难后…”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贾诩。

贾诩适时接话,声音平和:“姜先生,蔡大家(对蔡琰的尊称)四年前归京,后逢李郭祸乱,长安动荡。下官虑及其孤身弱质,恐遭不测,便暗中将其安置于长安以东霸陵的贾氏坞堡,由族人照拂。昨日长安稍定,已派人将其护送回尚冠里蔡氏旧宅。”

姜睿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这老狐狸,动作倒是快。

蔡邕名满天下,蔡琰才名卓著,贾诩此举,既是保全斯文一脉,更是给自己在士林和朝廷都留了条后路。

姜睿估计历史上的蔡琰本人,很可能是在献帝东归消息传来后,离开相对安全的贾氏坞堡,试图追随朝廷队伍东返,结果半途经过南匈奴人的地盘(西河郡和河东西部)被掳走的。

而当时南匈奴的骑兵作为献帝的雇佣军参战抵挡李傕郭汜,中途掳掠难民这种事情,显然也不是当时急需匈奴人力量的杨奉董承这些人愿意去管的。

他对蔡琰的个人遭遇兴趣不大,真正在意的是蔡邕留下的那四千卷藏书。

历史书,除了蔡琰还能记下的四百卷,其余大半都在战乱中遗失了。

“我去看看那些书。”

说着,姜睿从战术背包里掏出两个鸡蛋肉松三明治和两瓶撕掉外包装的安慕希酸奶,随手递给正为早餐的小小失落而微感惆怅的刘协和伏寿。

刘协和伏寿接过这熟悉的“私房点心”,顿时眉开眼笑,如同得了宝贝的孩子。

“谢先生厚赐!”伏寿更是偷偷捏了捏刘协的手,暗示酸奶的美味。

刘协立刻看向侍中杨琦,吩咐道,“杨公,为先生引路!”

“犒军膳食,午时送到。”姜睿丢下一句话,转向刚刚吃完早膳的侍中杨琦,“带路,尚冠里。”

……

一辆轺车驶出未央宫北阙,沿着尚冠街向南。车轮碾过路面,发出单调的轱辘声。

姜睿坐着车上,他只背着一把AKM突击步枪,腰间的枪套上插着马卡洛夫手枪防身。

街道两旁,劫后的长安正艰难复苏。羽林郎在指定地点架起巨大的铜釜施粥,粥棚四周用粗木围起栅栏。

面黄肌瘦的灾民手持简陋的竹筹(刻痕计数),在维持秩序的兵卒呵斥下排成长队,眼神麻木又渴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粟米、麸皮、榆树叶熬煮的寡淡粥香。

这是刘协在姜睿建议下推行的“高效赈灾法”:竹筹限流防抢,掺麸皮树叶增加体积与纤维感,每石粮食多养四成饥民。

长安城,正在从可怕的饥荒中慢慢恢复一丝生机

尚冠里,这里曾经是昔日西汉公卿贵族的聚居区,高门深宅林立,属于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相当于后世帝都一环。

如今的尚冠里,那些昔日公卿的宅邸,许多已显破败,门庭冷落,然气韵犹存。

很快,轺车在一座门楣高大、但朱漆剥落、石阶生苔的府邸前停下。

门楣上悬挂的“蔡府”牌匾也蒙着灰尘。

这里便是尚冠里的蔡邕旧宅。

杨琦上前叩门。

片刻,一个老仆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缝,看到杨琦的官服和后面羽林郎的装束,尤其是马车旁那个散发着森然气息的黑甲人,吓得连忙开门引路。

庭院深深,却掩不住萧条。草木缺乏打理,廊柱漆色暗淡。

一个素衣荆钗,未施粉黛的年轻女子,正跪坐在正堂前廊下,面前摊开着几个敞开的竹简木牍,身边还堆放着许多捆扎好的书卷。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

当看到杨琦时,她眼中露出一丝礼貌性的恭敬。

但当她的目光触及杨琦身后那个高大、全身覆盖着陌生黑色重甲、背负着一根造型狰狞的黑色“铁棍”(AKM)、连面容都隐藏在深色曲面护罩后的身影时,她的眼神瞬间被惊愕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压迫感占据。

“杨侍中。”蔡琰起身,敛衽行礼,声音清冷中带着疏离和疲惫。

“蔡大家,”杨琦还礼,侧身让出姜睿,“奉天子诏命,姜先生欲一观令尊中郎将所遗藏书。”

说着,他取出了刘协的诏书。

蔡琰接过诏书,确认无误,心中疑虑更甚。

这黑甲人是谁?为何要看父亲藏书?

她将疑惑的看向姜睿。

但当他掀开面罩时,露出的却是一张年轻、英挺的脸庞。

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鼻梁高挺,嘴唇薄而紧抿,眼神锐利沉静,如同寒潭深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冷冽。

他看上去顶多二十出头,身形挺拔如松,举手投足间带着明显的、久经训练的行伍气质,却又矛盾地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儒雅(一本大学的底子)。

这矛盾的气质让蔡琰微微一怔。

更让她错愕的是,他看向自己的眼神…太平静了。

没有惊艳,没有欣赏,没有同情,甚至她敏锐地捕捉到一丝极淡的…嫌弃和失望?

“这就是历史上的悲情才女,蔡文姬?”

姜睿打量了面前的蔡琰一眼。

身形纤细,面容清秀,眉宇间依稀可见书卷气,但脸色苍白憔悴,带着营养不良和忧思过度的蜡黄,颧骨微凸。

一袭素色曲裾深衣,发髻简单挽起,仅插着一枚普通的木簪,走起路来是衣袂飘飘……八成是饿飘的。

虽然眉目依稀可见清秀的轮廓,但长期的丧夫失怙之痛、颠沛流离之苦,以及长安饥荒的折磨,已将她摧残得如同秋风中的枯叶,憔悴不堪,毫无光彩。

姜睿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秒,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

这就TM是被网文界无数三国穿越者念念不忘、必收后宫的汉末才女?

放现代,这副模样,活脱脱一个被连续加班三个月、项目压力巨大、身体严重透支的985高材生,还是那种被领导PUA到失去自信的那种。

骨相底子或许尚可,但精气神早被乱世榨干,面黄肌瘦,眉眼间刻满疲惫的沟壑。

史书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但在姜睿眼里,现在的蔡琰别说古偶滤镜,连美颜相机都救不回来。

还不如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小区门口水果店那个总给他抹零的圆脸老板娘看着顺眼。

嫌弃.jpg

众所周知,大部分三国网文,除了争霸天下之外,收美女也是必须的操作。

什么貂蝉,大小乔,孙尚香,关银屏,张星彩,杜氏,糜夫人,甘夫人,樊夫人……

而蔡琰也因为才女的名号,自然是少不了被收入穿越者的后宫。

姜睿从高中开始,接触过的三国网文,收蔡琰的起码三位数。

还动不动就把所谓的才女吹上天,什么“惊若翩鸿,婉若游龙”都给用上了。

姜睿看的尴尬癌都犯了。

你们就没有看过现代人复原的东汉女子妆容吗?!!

当是古偶剧那些滤镜拉满、妆容精致的“才女”吗??

“MD,等办完事,回去一定要看《朝雪录》养养眼。”

姜睿吐槽的时候,他的眼神也瞬间刺痛了蔡琰那因家世、才华和坎坷经历而格外敏感的自尊!

她蔡昭姬,名满天下的大儒蔡邕之女,士林公认的才女!

即便家道中落、寡居寄人篱下,杨彪、赵温、张喜、朱儁等三公九卿见到她,也无不以礼相待,言语间带着对先父的敬重与对她才学的认可。

又何曾被人用这种…看瑕疵品的眼神打量过?

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穿着奇怪盔甲的年轻人,凭什么用这种眼光看她?!

蔡琰心中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屈辱和不解。

姜睿根本没在意她的心理活动,从战术背包里摸出一个剩下的鸡蛋肉松三明治和一瓶撕掉包装的安慕希酸奶,随手递给还在愣神的蔡琰:“给你的。

蔡琰下意识接过这从未见过的锡纸包裹物和白色小瓶,冰凉光滑的触感让她微微一怔。

但那“嫌弃”的眼神和这突如其来的“施舍”,让她心中五味杂陈,更添一丝屈辱。

姜睿懒得理会她,径直蹲下身,开始翻检地上的书卷。

竹简、木牍、帛书…

《熹平石经》的拓片(蔡邕主持校订并书写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后毁于战火,此拓片可能是孤本)、《独断》(蔡邕所著关于汉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劝学篇》(蔡邕著)、《琴操》(蔡邕所著琴学专著)…更多的是各种经史子集,记载上古山川地理、百工技艺、甚至巫医卜筮等“杂学”、“秘闻”的残卷孤本,抄本、注释本,许多书卷边缘还有蔡邕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批注!

其内容之广博、校勘之精审、版本之珍贵,让即使并非专业研究者的姜睿也为之动容。

不愧是蔡邕!

这些书卷,是真正的文明火种,是后世无数文人雅士梦寐以求却只能从史书字缝里遐想的瑰宝!

它们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绝大多数都将湮灭于战火,成为华夏文化无法弥补的断层与遗憾。

一个念头在姜睿脑中浮现。

未来如果时空门能稳定连接其他时代,比如隋唐宋明。

自己若是把这些书卷带过去。

哪怕只是摹本,那些视古籍如命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皇家内库,会为之疯狂到什么程度?

这将是比黄金更硬通的“文化硬通货”!

一旁的蔡琰捧着三明治和酸奶,看着姜睿专注而快速地翻阅着父亲的心血,眼神复杂。

侍中杨琦悄悄挪到她身边,压低声音,带着无比的敬畏道:“蔡大家…可知这位姜先生是何人?”

蔡琰茫然摇头。

“前日未央宫外,天降神罚,雷火炼狱,李傕、郭汜二贼并其近万凉州虎狼,灰飞烟灭…便是这位姜先生挥手所为!此乃高皇帝感念汉室飘零,特遣其下凡,助陛下重光乾坤!”

蔡琰瞳孔猛地收缩,娇躯剧震,难以置信地看向那个蹲在书堆旁、面容沉静的年轻人!

前日那地动山摇、声传数十里的恐怖轰鸣,她远在霸陵的贾氏坞堡也听到了!

长安城中也流传着“黑甲神将挥手引雷,夷平近万凉州军”的骇人传说!

那个如同天神降罚、挥手间决定无数人生死的存在…竟然就是眼前这个面容冷峻、眼神淡漠的年轻男子?!

震撼过后,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敬畏、恐惧、好奇…还有一丝被“嫌弃”的委屈和不甘,交织在一起。

她终于明白为何连天子都要对其如此恭敬,为何杨琦的态度如此谦卑。

可他看自己的眼神,为何是…

“今日午时,天子在未央宫设宴,所赐珍馐皆出自姜先生之手。陛下有旨,请蔡大家务必赴宴。”杨琦的声音打断了蔡琰的思绪。

另一边,姜睿放下最后一卷竹简,站起身,目光终于再次落到蔡琰身上,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公事公办的口吻:“蔡中郎所留书卷,乃华夏文脉所系。还望你善加守护,勿使毁于战火虫蠹,切勿散佚。待此间事了,我或需借阅部分,制作摹本。“

言下之意:我看完了,你收好,以后我要借用。

蔡琰收拾起复杂的心绪,敛衽为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昭姬…谨遵先生之命。先父遗泽,万死不敢有失。”

她顿了顿,终究忍不住看向姜睿的眼睛,“先生…亦通经籍?”

“略懂”

姜睿的回答简洁到近乎敷衍,重新扣下护罩,转身对杨琦道:“回宫。”

黑甲身影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没有一丝留恋。

蔡琰怔怔地站在原地,手中的三明治和酸奶冰凉依旧。

她看着那消失在门外的伟岸身影,一种强烈的被忽视感和难以言喻的幽怨,悄然弥漫心间。

名满士林的才女,在这位“姜先生”眼中,竟不如那堆冰冷的竹简木牍值得关注?

甚至连一句多余的客套话都没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