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42节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女生 更新时间:2025-11-07 19:54:15
最新网址:www.biquge.xin

两相印证之下,结论自是不言而喻。

至于常浩南的态度……

他并不准备做什么。

相比于更接近一次意外,在开战前甚至要从华夏和俄罗斯借道的爱乌罕,美国人在两河流域的布局就要充分得多了。

而且,波斯湾周边地区所潜藏的巨大利益,也不是连粮食都种不出的中亚穷山沟所能媲美的。

在那里,美军将第一次体会到有兵有粮有钱的军阀快感,从而在费拉不堪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对华夏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当然,这也是出于形象考虑——

常浩南一直觉得,上级领导,尤其是军队领导,对自己的误会实在太深了。

究其源头,大概是盟军行动时,张老将军以为那次精确的“误炸”,是他事先计算好的。

当时常浩南觉得这事解释起来太麻烦,而且涉及太多技术细节也不太容易听懂,所以就没解释。

结果万万没想到,2001年,又有人把这事捡了起来,并据此怀疑,九月的那次惊天袭击也有他在幕后搞鬼。

这个帽子就有点吓人了。

所以那一次,常浩南费了不少口舌,表示这两件事情跟自己都没有关系。

都是意外。

是巧合。

但不在第一时间辟谣的后果很快就体现了出来。

解释的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大家都觉得他有点谦虚了。

而如果,2003年即将发生的震慑行动还能跟常浩南扯上关系……

那他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而且这还带规律的。

两年一次,发挥挺稳定啊?

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常浩南都在按照计划,和电科14所以及镐飞集团的技术人员一起,继续对空警2000的各项机载设备进行测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会低调地渡过整个三月,乃至于整个2003年上半年。

然而……

事与愿违。

有些时候,就算人躲着事,事也会主动找上人……

……

3月15日。

刚刚完成系统升级的2000-01号原型机照例从阎良机场起飞,前往西北方向的预定空域执行测试任务——

眼下,每一架能打导弹的战机都是航空兵的宝贵财富,那十几架飞机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镐京陪太子读书。

大部分都在测试成功后光速转场。

只剩下本来就在阎良的一架歼10as和一架歼11bs。

但这两架飞机本身也有其他科目需要测试,并不是专门给空警2000服务的。

不过,活人也不能让尿憋死。

常浩南在西北部相对偏僻的地方,设置了一些只有最简单信号应答功能的地面站。

用来模拟系统当中的其它节点。

效果肯定远不如真飞机。

但对于一些非关键科目来说还是够用了。

就比如今天

在本次升级中,指挥系统内包含的最大节点数量刚刚从20个被提升到50个,。

因此,今天的测试,主要是确定系统能否同时处理这么多应答信号。

而对于载机本身,也恰好利用前往疆省目标空域的机会,测试长距离飞行能力。

从技术上讲,都不是什么复杂的科目——

检查状态、启动发动机、滑行、起飞、爬升……

一切也都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展开着。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只有等待时间尤其漫长。

毕竟,在把大半个行李舱改为油箱之后,空警2000的可用航程甚至突破了8000大关。

长距离飞行测试,没有七八个小时很难完成。

大约三小时后,无线电中总算传出了机长林海的声音:

“01号机报告,已经进入预定空域,飞行情况良好,机载设备检查无误,请求开始测试!”

相比之前,杂音稍有些多。

但考虑到中继次数几乎是以往的两倍,似乎也很正常。

常浩南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回复道:

“测试可以开始,注意目标机将在10分钟后起飞。”

2003年这会,空军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间也就是五六十小时的水平。

这还是被东部和东南部重点地区给拉高了。

具体到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话,还得更低。

所以,并不是每次都能协调到真飞机作为测试目标。

在收到常浩南的消息之后,林海马上把无线电切换到了机内频道:

“准备打开雷达和指挥系统,把c波段阵面调整到110方向。”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机背上巨大的圆盘型天线罩缓缓转动起来。

而副机长位置上的另一名试飞员,则借助一个安装在机背上的摄像头,在多功能显示器上观察着整个过程——

摄像头是首飞过程中为了观察雷达罩振动情况而安装的,后来觉得效果很好,也不影响飞行,所以也就一直没拆掉。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了……但还是感觉很壮观。”

副机长略带感慨地说道:

“如果能从外面看的话,恐怕效果会更好些。”

“听说之前第一次测试指挥系统的时候,有架双座机的武器控制官拍了照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稍微靠后坐着的飞行工程师紧跟着说道。

这部分测试和他们负责飞行的人关系不大,因此驾驶舱里的气氛也相对比较轻松。

这个时候,机内通话器再次响了起来:

“报告,雷达成功启动,尚未发现……”

目标预计10分钟后才起飞,而西北这块空域平时也没有太多民航飞机,所以雷达上看不到东西才是正常情况。

然而这一次,雷达操作员的汇报却戛然而止。

大概半秒钟过后,正当林海准备询问是否发生什么情况的时候,对方的声音又重新响起:

“报告,300方向,550千米距离外,发现大批低空目标!”

这一句话,几乎让机上所有人都有点没反应过来。

副机长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左前方。

现在预警机的c波段阵面正对准东南的110方向,那么300方向就是……

“l波段雷达的探测范围?”

说话间,他已经把多功能显示器中的画面从机外摄像头切换成了共享的雷达图。

果不其然,几乎在l波段雷达探测边缘的位置,出现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回波信号。

尽管有些模糊,以至于辨别不出具体数量。

但绝对不少。

“550公里……这已经是境外了啊。”

飞行工程师也紧跟着判断道:

“大概在……吉尔吉斯境内。”

“吉尔吉斯……”

林海一瞬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吉尔吉斯,是没有成规模空军的。

也没有太多民航飞机会在这么个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小国家起降。

所以,要说“大批”、“低空”目标。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马纳斯基地的美国空军。

几秒钟前还一片安定祥和的驾驶舱内,气氛瞬间就变得紧张起来。

林海用平生最快的速度把无线电切换到hf频段。

“报告,我机在300方向、550公里距离的吉尔吉斯境内,发现大批……”

但还没等他报告完,就被另一边的常浩南打断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